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国色江山》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满足你的要求[第1页/共4页]

第五天上午,身披华贵翻毛大氅的应昌培风风火火乘车而至,在小羽士引领下来到朱道临的小屋,看到朱道临冲他嘿嘿直笑他并不活力,而是非常迷惑地低声扣问:“贤弟真的经水路运回了九万石精米和黄豆白面?”

“不过,有件事得奉告你,国公爷和张侯爷都感觉‘结合钱庄’这名字过分土气,前几天他俩一起到舍间与家父举杯闲谈,非要请家父为钱庄改个名字,家父几次推让不得,只好写出‘博孚’二字,国公爷和张侯爷连声喝采,当即让人捧着这两个字赶往大中桥东面的铜元局,吴公公看过以后也连声说好,因而就这么定下来了。”

应昌培终究放下心来,擦擦额头的汗珠,文雅地端起茶杯:“返来这么多天也不打声号召,可晓得半个月来,我们结合钱庄干出了多少颤动全城的大事?可晓得多少人等着你这位贸易天赋去大展雄图?你却呆在这破屋子里就是不露面,到底是如何想的?哪怕这回只是运回粮食,也没人感觉不该该,你老躲着干甚么?”

家底不厚的中小粮商开端背叛四大粮商为首的攻守联盟,不动声色地打消粮食限购,降落了售粮代价。

“敢情是等我运回的这批铜板啊!”朱道临笑道。

朱道临哪晓得这么多弯弯道,问明应昌培博孚两个字如何写以后漂亮地同意了:“博孚就博孚吧,我没定见,钱庄总号和各分号弄得如何样了?”

为了不把应昌培再吓着,朱道临耐烦地给他解释:“天枢阁的计量单位和我们大明这边不一样,他们的1斤是500克,每斤分为10两,而大明的1斤稍重些,为595克摆布,每斤分为16两,此次从天枢阁买返来140,000斤,换成大明的算法,约为117,647斤,这117,647斤高纯度的黄铜,现在就在我们这排屋子前面那座刚建成三天的伶仃屋子里,兄长如果想看,喝完杯茶小弟陪你畴昔。”

应昌培高傲地答复:“放心吧,我应家的100万两,魏国公家的100万两、张侯爷家的50万两、南京铜元局吴寺人吴公公的50万两早就集合了,你的200万两不消焦急,等这十几万斤铜板运归去再算也不迟。”

“还喝甚么茶?快走!”应昌培经迫不及待站起来,涓滴不顾身上沾满湿漉漉的茶叶电影。

四大粮商赶紧堆积一起商讨对策,不得不衡量获咎气力强大法力无边的紫阳观是否值得?

朱道临非常对劲:“干得不错,辛苦了!我会尽快满足大师的要求,争夺下次带回500,000斤一样质地的铜板,让大师把心放到肚子里!对了,这些铜板是不是最后都要送进吴公公的铜元局?”

早有筹办的朱道临把应昌培带进没干透的宽广砖瓦房,尚将来得及先容,应昌培已经扑上去,端起码放在最上层的一块25公斤铜板欢乐不已:

值得紫阳观光荣的是,最早搬回溪边后排砖瓦房里的200吨粗盐目标没稀有千吨粮食显眼,零散传出去的动静也含含混糊,没人当作一回事,不然真让故意人证明2,800石劣等海盐存在紫阳观,恐怕金陵城里的各级官府都没法坐视,扬州和宁绍一带的盐商们也会将紫阳观当陈法则粉碎者对待。

朱道临为了封住徒弟的嘴,不让其他师伯师叔和师兄弟们晓得本身的败家行动,洗完灭虱澡浑身披发香醇酒味的朱道临只好溜回本身的小窝,忍痛从藏在金刚圈里的100箱青瓷装双沟大曲中拿出两箱,满怀懊悔的悄悄塞到徒弟的睡榻底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