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工程师》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二章 清官[第2页/共2页]

说话的老叟是山前乡的韩举人,也是齐东县驰名的人物,素有声望。在坐的缙绅们听到韩举人说到田赋二字,都是脸上一沉。李植节制言论,掠取司法,这都能够忍。但如果李植终究要在山东向士绅收税,就没法忍了。

如果李植大开杀戒吓住了其他士绅,反而要好事。

王思永见世人都看向了本身,点了点头,说道:“我把诸位调集而来,恰是要宣布老夫的决定。老夫在山东有些名声,各地的官员士绅都给老夫一点薄面。老夫既然得了大师的礼遇,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就毫不会沉默。”

王思永固然只是一个县令,倒是山东驰名的廉洁知县,即便是山东巡抚看到王思永,都要谦逊他几分。在山东,王思永在百姓中口碑极好,他在山东两个县当了十几年知县,铁面忘我的隽誉广传。山东的乡老民妇,哪个不晓得齐东县有个王清官?

是可忍孰不成忍。

这些齐东县的大人物聚在一起,是筹议如何抵挡“津国公法庭”。

现在山东听报的百姓越来越多。到茶社里听个报只花一两文钱,市民和农夫都能承担得起。《三王日报》被摧毁后,《山东日报》的听众数量更是有了一次可观的增加。现在山东日报的影响力,可谓是深切山东的每一个角落。

八月初二,山东济南府齐东县县衙内,齐东县的缙绅名流济济一堂,坐满了县衙二堂。

现在山东只剩下《山东日报》一份报纸,李植能够轻松摆布全省的言论。这一段时候山东日报大肆鼓吹天津“津国公法庭”的好处,登载了无数“津国公法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天津在有法庭之前和以后的大变样,阐述了天津百姓从公道划一的社会次序中获得的庞大实惠。

“李植一个津国公,有甚么事理把手伸到山东来?老夫已经决定要带头反对李贼的法庭。老夫不日就会手札告诉山东各地的官员士绅,要以小我名义号令全部山东的士绅站起来对抗李贼的法庭。如果法庭开到齐东县来,老夫就拿着本身的拐杖冲出来和李贼的虎伥冒死!”

王思永话音未落,右首一个身穿潞绸圆领,头发斑白的老叟猛地一柱拐杖,大声说道:“即便是县尊大人不找我们,我们也是要找县尊大人的。李植一个天津提督,凭甚么到山东来体例庭?他一个津国公,莫非还要管我山东的事?他眼里另有没有朝廷法度?”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