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工程师》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三章 热量[第2页/共2页]

郑晖一指身边的一名黑瘦男人,说道:“这是靖一善,崇祯十二年起就跟着我在新竹搞水利,脑袋最矫捷,做事也很有原则。他经手的水利工程,就没有一个不坚毅耐用,造福一方的。”

山东的士绅们此前以五两多一石的代价买进二百多万石粮食,此时又以一两八钱一石的代价全数兜售给李植,一进一出价差高达三两七钱每石,被李植赚取了8、九百万两银子,丧失不成谓不惨痛。

李植买回这二百多万石粮食,起首是要给秋种和夏收的农夫供应充沛的热量。

李植对崔合说要让百姓多吃几两饭,不是让农夫整年都吃管饱饭。李植的资金和资本也是有限的,说实话,即便李植砸锅卖铁,也没法让山东一千多万百姓整年都吃个十成饱。李植让百姓们多吃几两饭,是在农忙时候让百姓吃饱,不让农夫因为没有吃的迟误农时。

郑晖站起来拱手说道:“国公爷放心,此次山东的水利开辟绝对不会失手。”

玄月十二日,李植在胶州的船埠上迎到了郑晖。

李植扶起郑晖,笑道:“郑晖你辛苦了,你坐镇台湾开辟水利做的很好,现在山东需求开辟,也需求你的人一展技艺了。”

水利设施对粮食产出影响极大,能够帮忙处所度过灾荒――并不是说水利设施的感化能够让灾年变成好年,而是说水利设施能够扩大莳植面积进步处所上的粮食产量,让库存粮食处于高位。有了充足的库存粮食,即便是个别年份罹难,百姓们也不会颠沛流浪。

明末各地的实际环境是:人丁仍然在惯性增加,水利设施却没有跟上,粮食产量不但不增加反而略有降落。崇祯朝的田赋支出每年都在降落,当然有士绅藏匿地步不征税的启事,另一个启事也是水利设施的破败。

二百多万石来自外省的粮食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李植的手里。

李植买了二百五十万石的粮食,八十万石是给农忙期间的农夫食用,另有一百五十万石,是筹办在山东省兴建水利开垦新田时候,给开荒的农夫食用。

秋种夏收时候有管饱饭吃,农时不迟误,本年的收成绩有包管。等来年蒲月冬小麦成熟,山东百姓的糊口就回到正轨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