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工程师》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五章 防线[第1页/共2页]

洪承畴说道:“是东奴睿郡王多尔衮。”

世人好久才放下望远镜,一个个面色凝重。

洪承畴看向诸将,说道:“此战我们派1、两万人正面攻山。再以三万人守住东翼,三万人守住西翼,确保山下的阵地不失。”

如安在冗长的攻山战中守住侧翼,也是这一战决定胜负的关头。

按照洪承畴的耳目汇报,鞑子最大的红夷大炮能够打三里。大炮架在山头俯射射程增加,能够会打到四里,以是洪承畴的兵马在五里外安营,阔别红夷大炮的射程。

洪承畴扫视诸将,最后看向了以勇猛著称的曹变蛟,笑道:“我看这攻山的重担,非小曹将军不能承担。”

王朴拢了拢身后的披风,说道:“这鞑子防备得好周到,想打下这座小山,不晓得要死伤多少官兵?”

小山的最上面,建着石质的敌楼。敌楼的炮台里摆着清军的十几门红夷大炮,俯瞰整座小山。架在山上的大炮射程更远,恐怕远在四里外,清军就能对山下开炮轰炸明军。

他毕竟是个忠义的性子,不会推委,当场抱拳说道:“军门有令,末将岂敢不从。我愿带领麾下一万两千人攻山!”

清军的兵士手持弓箭、火铳守在土墙前面,只暴露肩膀以上的部位出来。即便是李植的步枪手,也极难在远间隔对准这些只暴露头和肩的清兵。

洪承畴、杨国柱、王朴、吴三桂和曹变蛟举着李植送的望远镜,细心察看清军的防地。曹变蛟和李植是老了解了,李植也送了一台望远镜给他。其他的四个总兵就没有望远镜了,只能看着洪承畴等人眼红。

李植细心察看清军的阵地,发明很多犬牙交叉的高台是多角度对着山下仰攻的仇敌的。如许的设想极其凶险,一旦明军攻山,能够会遭到多个平台上的结合火力打击。

世人对视了一眼,恍然大悟,暗道本来是多尔衮。多尔衮崇祯十一年带领明军破关而入,在京畿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打溃了无数明军,可谓是东奴的名将。众将对视了一眼,更加感觉此战难打了。

从山脚下到山头,不晓得挖了多少道水沟。那些水沟多数是一丈广大沟,看上去挖得极深,边沿峻峭,估计跳下去就爬不上来了。山上不但有水沟,水沟的前面常常依着山势修了夯土的高台。这些高台动辄高出山体5、六尺,如许水沟和高台之间的落差就达到一丈多。

杨国柱想了想,挥手说道:“这座小山固然戍守得周到,但是毕竟是一座小山。假以光阴几次攻打,还是能攻陷的。怕就怕我雄师攻打小山时候,北面的鞑子乘机打击我雄师的侧翼。如果我雄师在山上攻坚时候侧翼被打溃,就是全军大溃的结局。”

大笔山上面,到处挖着水沟立着石垒,整座山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堡垒。

洪承畴站在中军处,举着李植送给他的望远镜,细心察看大笔山上的防备。

“何人情愿担负正面主攻?”

仲春十六日,洪承畴的十四万雄师达到大笔山,驻扎在山下五里以外。

吴三桂点头说道:“督臣,清军防备得好周到,不晓得在山上批示的清军,是鞑子哪个将领?”

李植沉吟不语,不再多说。

听到李植的请战,洪承畴摇了点头,抚须说道:“兴国伯是我雄师的胆气,不成轻用。兴国伯当坐镇中军,非有不得不战的景象,才出动兴国伯雄师赐与雷霆一击!”

李植见没人请战,拱手说道:“军门,李植情愿担负主攻,攻打大笔山。”

众将听到杨国柱的阐发,都感觉有事理。东奴不但在大笔山上有驻军,在北面五里的天柱山还驻有几万雄师,详细数字不明,但随时能够挥师南下打击攻山的明军。清军现在在辽西作战的兵士有十万,兵力并不比明军少多少。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