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五十米[第1页/共2页]
当然,盔甲作坊的扩产对坩埚钢的需求又增加了。李植同时还把炼钢作坊的范围扩大了两倍,让钢产量进步到每月六万斤。
李植点了点头,不再在地头观察,骑上马往回走。
李植没事时候也常常拿步枪来玩,装弹上膛也非常谙练了。他用了十几秒就装好了枪弹和火药,把滑膛枪对准了满身甲。
一万五千人的工厂会为李植带来庞大的利润,估计每个月都会有几万两银子,能够支撑李植的其他奇迹。
蒲月尾,李植去盔甲铸造作坊看了看。
不竭扩产的纺织工厂这几个月产出了很多李家精布,全数堆积在堆栈里,几近把堆栈都堆满了。
郑晖看着赵老三冲动的面庞,说道:“大人,你可把这些农夫们冲动坏了。”
李植信赖兵士们如果穿戴如许的一套板甲,鞑子的弓箭手底子射不穿。兵士们就算挨上十几箭,大抵也只是破点皮的小伤。如此一来,鞑子靠骑射的老体例就底子拿虎贲师没有体例了。
“啪”一声枪响,圆形铅弹射中了胸甲左边,在钢甲上打出了一个凸起出来。不过那凸起不大,也就几毫米深,想来不会对穿戴者形成大的伤害。
李植对盔甲的要求是三十步上能防备弓箭直射,以是工匠们锻造的钢甲颇厚。正面胸甲足有三毫米厚。并且一套盔甲不但有胸甲,另有裙甲、护腿、护肩和护臂。正面防护非常完美,算得上是满身甲了。
现在范家庄新城的城墙已经修好,范家庄的城内面积扩大了一倍。两座城之间的城墙,也就是范家庄本来的南城墙被裁撤了。新城旧城连在了一起。
这个盔甲作坊现在一年能出产盔甲一万多套。
不过纺织工厂的扩大没法一蹴而就,扩产不但需求制作机器,修建厂房,还需求制作别墅给工人居住。范家庄四周的泥瓦匠几近都被李植雇来了,他们日日不断的搬运建材,打桩砌砖,糊泥刷粉,把范家庄城南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又是一声枪响,枪弹击中了钢甲右边。枪弹还是没有击穿钢甲,在钢甲上打出了一厘米深的凸起。不过钢甲不是贴身穿戴的,本来就和皮肤有必然的间隔,猜想一厘米的凸起也不至于让穿戴者受重伤。
郑晖一起上算了算,又和李植说道:“大人,现在开端耕耘的有六万余亩水田,估计本年年底能收稻谷九万石。多数督收五成地租,就是四万五千石。台湾的水田不需求交纳屯田籽粒,如许算下来,这六万亩水田半年的地租就超越二十万亩天津旱田一年的地租。”
不过新城刚一建好,就被新军虎帐和扩大的纺织工厂占有了很多处所。特别是纺织工厂,每个月都在扩大――现在李植有了日本市场,能够倾销本身的便宜精布,李植筹办把纺织工厂扩大到一万五千人的范围。
李植想了想,又把射击间隔收缩到七十米,再次装弹射击。
李植笑着和郑晖说道:“农夫们超越重洋随我们来台湾开辟新田,天然要给他们一些长处。第一批农夫得利了,前面的农夫才会源源不断跟来。今后就这么定下来了。如果能赶上种早稻的,就收六成地租。如果赶不上早稻,只能种一季晚稻,就只收五成地租。”
这台湾的开辟,利润实在丰富。后续的生长,大有可为。
现在盔甲作坊有一百多工匠,两人操纵一台锻锤,另有杂役六十名,办理蒸汽机。
不过这类盔甲比较沉重,足足有三十多斤。平时行军是没法穿戴的,必须由辎重车队照顾。如许倒是增加了对辎重队的要求。幸亏李植历次战役中缉获的骡马非常多,有充足的马车,这也不算是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