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工程师》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章 专利[第2页/共2页]

“何为专利费?”

但是另李植立足细看的是:这个作坊的蒸汽机锻锤锤臂的杠杆设想得很好,三台小型蒸汽机的力量被杠杆略微放大,恰到好处地敲在收割机的割刀锻件上。

蒲月十二,跪在地上的“盗窟”收割机作坊作坊主满头的细汗,蒲伏在地不敢说话。

作坊主之以是胆战心惊,是因为这个作坊主仿造了李植的畜力小麦收割机。

辽东“机器化”小麦耕耘首要由畜力条播机和畜力收割机构成,辅以灌溉沟渠的兴建,以及其他一些小机器,能够将几个负荷最重的农活全数交给机器和灌溉设施完成。如许一来,本来只能耕作二十亩小麦的佃农能够耕耘一百亩的旱田,地主和佃农的支出都会大幅增加。

在《天津日报》和《山东日报》的鼓吹下,在辽东各层官吏的指导下,辽东的农夫和地主都遍及接管了李植的新式机器,大量向李植订购。仲春份辽东春小麦的播种,百分之九十五的地步都采办、利用了条播机。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你确切付不起,筹办好把作坊卖了吧!”

条播机的出产能够说是有条不紊。这类机器在客岁,也就是崇祯十八年三月已经被李植发明出来。四月份李植就在范家庄组建了条播机工厂,雇佣五千人出产条播机。条播机工厂的产量大抵是每月三千台,抢在辽东春耕前出产了充足市场需求的机器。

蒸汽机锻锤不算新奇事,李植现在对外高价出售成品蒸汽机。大明本来就有水力锻锤,略微有点脑筋的铁匠都会想到用蒸汽机驱动锻锤。

“专利费就是本公发明了收割机,享有这个发明的出产权力。其别人要出产,就要从本公这里采办出产答应。这个收割机本公订下的专利用度是四十两银子一台。”

但是蓄力收割机的出产有些跟不长进度。客岁十仲春开端出产收割机,到了现在蒲月初,李植的工厂只出产了一万八千台。如许算下来,在七月份小麦收割的时节,李植的收割机只能出产二万四千台,间隔市场三万台的需求还差六千台。

李植摇了点头。

李植看了看跪了一地的铁匠们,又摇了点头。

李植没有理睬作坊主的要求,走出了这家“黑作坊”。

有需求,就有市场。很多商贾、富豪瞥见了这个需求,开端构造铁匠仿造李植的收割机起来。短短几个月,天津起码出现了六家收割机仿造作坊。李植明天查抄的这家,就是此中范围最大的一家。

李植跟着韩金信往天津城郊的东面走去,看到了一个占地不大的作坊。那作坊建在一个排水杰出的小丘上,连着天津卫城通往大沽港的官道,从作坊里不断传出庞大的敲击声。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