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工程师》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板玻璃[第1页/共2页]

李植是以就展开了平板玻璃的出产。

李植点了点头。

山西的商路畅达后,李植多了一个从蒙古获得纯碱的路过。

蔡怀水此次在辽东分得了两千多亩旱田,他把地步包给了办事队,一年的地租支出就是八百多两。再涨月钱,那今后论功行赏时候获得的好处就会更大。

李植给将来的玻璃工厂的工人四两五钱一个月,信赖工人会挤破头出去忍耐高温。

蔡怀水的浮法玻璃工厂中,大量木料燃烧构成的火焰声呼呼作响。工厂中温度很高,哪怕是在这秋风渐起的农历玄月中旬,李植也被玻璃窖中的热浪烘得满头细汗。

此次打下辽东后的论功行赏轨制,让李植麾下的员工和兵士们干劲实足。按天津日报的话说,就是“大家昂扬,个个抢先,都想在各自的岗亭上做出本身的成绩”。

不过跟着李植权势的扩大,李植已经能够主动发掘各地的矿产,因而新的原质料来源呈现了。

“对于玻璃酒器来讲一钱二分不算甚么,但国公爷你说过要出产老百姓用得起的平板玻璃,那这一钱二分就不应时宜了。”

大抵是插手了不纯的铝土矿导致玻璃泛黄,不过这一点黄光不易发觉,不影响玻璃的平常利用。

“我们开端时候利用和玻璃酒器一样的退火法度,胜利获得了第一批平板玻璃。但是如许获得的玻璃耗损了大量的木料,并且耐久占用退火窑,本钱极高。一块一米长宽的玻璃算下来光柴火钱就要一钱二分。”

客岁初抄斩山西晋商后,八大晋商就只剩下大同王家。王朴故意投奔李植,经常跑到天津来和李植套近乎,以是大同王家随时听候李植的调遣。满清灭亡后蒙古部落都非常畏敬大明,借大同王家的手,从山西到蒙古的商路都变得非常畅达。

“以是我们这半年几次实验的,就是摸索退火工序。做了无数尝试,厥后胜利把退火需求的时候收缩了一半。”

蔡怀水这些年和翠儿相依为命,养了四个后代,一个月六口人胡吃海喝乱买东西,也花不了十两银子。现在支出再涨,他已经不晓得如何花本身的巨额支出了。

并且定贼李定国在湖广闹得很短长,襄阳的矿运到天津来越来越困难,运费节节上升。

蔡怀水领着李植走到堆栈里,举起了一面一平方米的玻璃揭示给李植看,说道:“国公爷,这就是我们的成品。”

现在天津高低都在等候津国公李植能再次开疆拓土,如果再拿下一个辽东如许的处所,那免不了又是一次论功行赏。

当然,月钱固然比不上封赏的田庄支出,但月钱的多少倒是一个首要目标,申明工人和兵士们对津国公奇迹的进献值。月钱越高,进献值越高,到时候分下来的田庄就越大。以是固然很多工人首要支出不是月钱,却还是在工厂里埋头苦干阐扬十二分的热忱,反正想涨一点月钱。

蔡怀水听到李植的话,喜上眉梢。想当初蔡怀水刚跟随李植时候月钱不过四两,现在已经涨到本来的十倍。

“厥后国公爷你提示部属能够在玻璃中插手铝土矿,这又进步了玻璃的强度。最后退火时候减少到本来的四分之一。如许算下来,一平方米的玻璃只需求三分银子退火本钱,加上口碱本钱,烧制本钱,杂七杂八的其他本钱,总本钱不过七分。”

之前李植一向没有生长平板玻璃,是因为纯碱原质料不敷。

李植这才站了几分钟就出了这么多汗,这长年在工厂里干活很多辛苦?李植暗道要给将来玻璃工厂的工人加人为。目前定的月钱是三两七钱一个月,李植感觉起码能够加到四两五钱一个月。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