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最后的嘱托[第3页/共3页]
崇祯天子微微皱眉,亲手给这个袁贵妃斟了一盏酒,用很冷酷的语气说道:“你们袁家享用的繁华繁华已经充足多了,当此社稷存亡鼎祚断绝之际,应当以身就义才是。天家的名节不容有损,饮了这杯酒就自行了断了吧。”
“东宫侍讲路恭行者,封左丞相,加文渊大学士衔,领表里政事。”
周皇后的名声和分缘非常之好,她这一死,立即引来哭声一片。
“万岁,方才周中宫有拜托,要臣尽能够带着诸位殿下突围……”
把李吴山比作宋末的文天祥,这个评价已经高到了天上去。
毕竟是远亲血脉,崇祯天子的目光中充满了慈爱之意,用很罕见的驯良语气对这四个孩子说道:“你们身为天家后代,就应当有所憬悟。社稷残破,朕已决意就义,你们也不便苟活,以免堕了我大明的严肃,你们明白吗?”
长平公主和太子明显很清楚的晓得父皇的这句话是甚么意义,这是要他们去死。
年纪最长的长平公主已十五岁了,太子十四,昭仁公主十一岁,最小的永王才还不到十岁。
这等因而把几位殿下和复国的重担全都交给了李吴山和路恭行等人,嘱托之重何止千钧?
和面色凝重非常的崇祯天子比拟,中宫周皇后则显得平静了很多,明显晓得景象已经严峻到了不成清算的程度,还是面色如常。不失涓滴礼数的摆开一桌酒宴,中间是崇祯最宠嬖的袁贵妃。
袁贵妃还没有死透,在一片血泊中痉挛着。
实在,崇祯天子最为心疼长平公主了,只是被局面逼迫到了这个境地,不得不做出这个残杀嫡血骨肉的行动。
又朝着崇祯天子拜了一拜,周皇后起家就走。
崇祯天子一把抢过李吴山手里的佩刀,一刀砍向年纪最大的长平公主。
“常日里你们没有衣食之忧,比平常的百姓后代享用的太多了。你们且又不农不工,就算是活过了本日今后也活了多久,还会受尽欺侮,不如……不如……现在就了断了,还能落个洁净。非是父皇心狠,只是时势如此,实在没有别的路好走了。李侍讲,送太子公主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