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3页/共3页]
格毙洪太,这份功绩已大到了天上去,加官进爵是必定的,就算是破格汲引重用也不为过。一来是为了酬功,同时也筹办把李吴山建立成为一个表率式的标杆人物,给全天下的忠勇之士看看,表达出一个清楚的意义――只要至心为朝廷做事,朝廷定然不吝封赏。
要想证明此事,还需求其他的左证。
周应泓是御史台的官员,卖力调查青泥河一战之事。
这类人出身很低,又没有遭到宦海陈腐风俗的感染,更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人际干系,便如浑金璞玉普通,一旦汲引发来必定戴德戴德更加的报效朝廷。
“是。”
有了巡河营的证词作为左证,另有缉获的那面黑水金龙大纛,更有带着爱新觉罗家属徽记的佩刀作为物证,连络眼下的局势,这事已经能够算是水落石出本相明白了。
“着吏科议一议,给个合适的封赏。”崇祯天子虽贵为大明之主,但很多事情也不能做到一言而决。给李吴山甚么样的封赏还得遵循朝廷体制停止:“朕意高封厚赏,莫寒了天心忠勇之士的心。”
只要把这个动静公布出去,对于民气士气都是一个庞大的鼓励,模糊当中还带着“天命所归”的奥秘气味:我大明受上天眷顾,统统反对大明的都不过是跳梁之丑,必定悠长不了,洪太被我大明懦夫当场格杀也是命数使然。
李吴山没有扯谎,他砍死的那小我就是伪酋皇洪太!
连新一任的大清天子人选都有了,皇太极必定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传周应泓。”
细心想想也确切是这么个事理:凡是李吴山略微有一丁点的智商,也不会编造出那么轻易戳破的谎话。这边方才报上格毙洪太的捷报,洪太本人倒是盛京活的好好的,这类谎话的确就是不攻自破,除非那李吴山有未卜先知之能,早早就晓得了洪太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