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入宫[第1页/共2页]
世人低头静候,屏住呼吸,如何也没推测圣上俄然从天而降。正在心不足悸,耳边静听簌簌飞雪穿枝打叶的声响,似是四周温馨得连心跳声都能听清。
“看似圣驾向埋头斋方向去了。”
金银珠见封凤娇亏损,不顾世人的拉劝甩开姐姐的手,不依不饶地冲上前对那崔蜜斯嚷起来:“既然你东也看不上,西也看不上,你来这里做甚么?”
流熏徐行凑去小寺人身边,感喟一声,啧啧点头,神采里颇是无法。少顷,见寺人们也不非常防备,她才以彩袖掩口对他们低语一句。
风大,雪急,扑簌簌的飘来斜掠人面。
记得上一世,太后活着时,她常常随祖母和继母入宫给太后存候。可自那年她同沈孤桐的“奸、情”变得都城无人不知后,祖母就极少带她入宫。以后她同沈孤桐结婚,太后驾薨,谢家在朝廷的权势随了老祖父的过世,父亲的去世,而垂垂减弱。她便再没去过宫里走动。
祖母笑着安抚说:“去吧,宫里的端方。牛公公会照顾你们的。”
流熏四下望望,只两位小寺人呆头呆脑的垂首立在一边,偷眼望着美人们辩论,还带了丝幸灾乐祸的暗笑,似在看热烈。听闻宫内的寺人各个聪明非常,都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人中之精。如果略微痴钝的,怕早被老寺人们活活折磨死,那里还能轮到在皇太后跟前服侍。莫不是,这是有人成心安排的局?想到此处,流熏心头一动。
小寺人诚惶诚恐地抬眼看看她,游移半晌,看她面庞果断,唇角勾出些玩皮的笑,又看看面前辩论揪扯去一处剑拔弩张的望族闺秀们,懒洋洋的扯个脖子沙哑着公鸭嗓拖长声音喊一声:“皇上万岁千万岁!”两名公公噗通跪地迎驾,
无端端一场争端,两方剑拔弩张。吓得谢舞雩紧紧拉住流熏向她身后遁藏缩去,怯怯地唤一声:“大姐姐。”仿佛手足无措。
肩舆停在景华门外。早有宫娥嬷嬷和寺人们候在那边,谢老夫人入宫,皇太后钦赐肩舆、小轿在宫内穿行。祖母申氏是当今皇太后的亲姐姐,皇上的姨母,祖父谢廷尧更是三朝元老,两朝帝师,朝中声望无人能及。
得了珠花的美人们列做两列,跟着两名小寺人出了殿堂向御花圃而去。仿佛宫廷对她来讲也陌生很多,仿佛隔世。她凝眸望去,九重宫阙,美轮美奂,却又是恢宏气度,金瓦红墙,晨光中更加庄严严肃。
就见那些本来剑拔弩张各不相让争做一团的美人们惊得纷繁跪地迎驾,诚惶诚恐。
许是天冷,前面带路的两名小寺人显得缩手缩脚,也不说话,冻僵般向前挪步,步子很慢,倒更是给这些自命不凡的令媛相互夸耀挖苦的机遇。
流熏不安地望一眼老祖母,竟然祖母都不知皇太后安得甚么心机吗?
封凤娇见崔芙蓉热诚本身的表妹,天然不依不饶,挺身而出骂道:“你们崔府又崇高到那里去?太后娘娘为皇子选妃,挑得是丰度,怕是金山银山里堆出的败落户,也迈不进宫门呢!”
跪了些许时候,也听不到脚步声传来,才有人偷眼四窥。
流熏心头一沉,如果这些人打起来,岂不是失礼。她去劝,怕这些骄横的金枝玉叶也不会听,谁都不肯服谁。如果不劝在一旁看热烈,那皇太后见怪下来她也难辞其咎。内心恨这些女人无知笨拙,可必须将面前的乱局制止,制止一场池鱼之殃。
“皇太后懿旨,请诸位得了珠花的蜜斯去御花圃赏雪、看赏。诸位诰命就请在这里饮宴稍坐。”一名慈眉善目婆婆脸的公公就要引了流熏等人向一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