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闽南童年》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34、蚵爹炸[第2页/共2页]

复制一个来用用。“蚵仔”就是“海蛎”,但笔墨上一用“海蛎”就没有闽南的味道了,仿佛连同“蚵仔”的系列美食也顿时淡然有趣。这类感受在金门旅游时就更加激烈了,金门的金宁乡盛产蚵仔,有“石蚵之乡“的佳誉,该乡的旅游图的首页,就是几个戴着竹笠的农妇在滩涂反正斜插的石条上采收“蚵仔”。我们在观光位于该乡的“双鲤湿地保育中间”时,门口有一小吃的摊点,招牌所示,尽是清一色的“蚵仔”:“蚵仔煎”、“蚵仔汤”、“蚵仔面线”、“蚵爹”……的确能够凑成一桌“蚵仔全席”了。最引我侧目诱我垂涎的是“蚵爹”,也有写作“蚵嗲”的,厦门仿佛更多地叫“蚵爹炸”,不管是呼“嗲”还是喊“爹”,与闽南话的原声还是略有差别,真的很无法,如厦门一音同出的“沙爹面”。金门最闻名的“蚵爹炸”应当是在县城金城东门古牌坊前面的那家老店,这座建于嘉庆17年的贞节牌坊后油烟袅袅,酥香飘溢,等待的门客排起了长队,这是我在大金门见到的独一的列队,这但是金门最牛的小吃?可惜我老是腾不出胃口。不过在观光“山后风俗村”的时候,我还是掌控住了机遇。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