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七四年[第1页/共1页]
为了我有事情,父亲在这一年决然提早退休,我也在这一年正式“补员”进入厦大,从一个上山下乡知青变成了厦大外文食堂的炊事员。常常瞥见食堂橱窗外的大门生有说有笑,我这个同龄人老是恋慕得流口水,我晓得本身出身不好,但夜夜都做“大学梦”。我掐指一算,如果没有特别期间,如果没有上山下乡,那么1974年我们双十中学68届初中生(三二制)恰好大学毕业,可在当时我只能依托父亲的孤注一掷来为本身谋一个仅能糊口的重体力劳动岗亭。
我的“反动要求”天然没法实现,但“外文系反动带领小组”给我的答复中充分必定了我想参与“教诲反动”的欲望,提出作好本职事情就是对“教诲反动”最大的参与,但同时把我安排在日语专业门生团支部,并隔三差五安排我参与日语专业门生的学工、学军和学农等形形色色的“开门办学”活动。这真的很奇妙,我带薪以教职工的身份参与门生的上述活动,这就阶段性地逃离食堂沉重的体力劳动,真是如鱼得水,感激当时外文系带领吴彦汀、刘珍馨、纪太划一在特别期间给了薄命的我以最大的人生关照。我也由此乘机偷学了英语和日语,并贪婪地浏览了统统能抓到手的文学作品,曲线实施“半工半读”,为今后运气的转机堆集了不成或缺的营养。在阿谁特别的汗青期间,我的个案很能够绝无独一。
我还收藏有1974年与日语专业水兵同窗在厦大校门口的合影,左边的小方是将军的儿子,其父是当时东海舰队的司令,右边的小臧,当时就是青年水兵军官。这张照片上我的衣领处模糊可见内里的海魂衫,这是当时小方送给我的水兵衫。2014年春季,为了记念厦门大学首届日语专业门生入校40周年(1974-2014)在福州停止大集会,我这个“编外学员”也遭到了聘请,活动中我与小方、小臧40年后再度合影一张,背后是永泰青云山瀑布,那长长的水流不恰是我们友情的写照?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哟!
我不但早晨做梦,白日也做“白日梦”。我重视到当时“教诲反动”的一些静态和提法,因而审时度势,给当时的“厦大外文系反动带领小组”和“驻外文系工人、束缚军毛主席思惟鼓吹队”写了一封信,激烈要求批准我“半工半读”,并自夸“这是教诲反动在新情势下的一种大胆尝试”。为了窜改运气,我一个68届的初中生在挖空心机冒死挣扎。
特别期间中的1974年是一个有故事的年份,厦门大学一个新的专业――日语专业在这一年开端招生,这是该校在特别期间期间创办的独一新专业。当时满目疮痍的厦大在一大半旧专业都还没规复的背景下,却创办了一个新专业,也可谓古迹了。首届20名工农兵学员从天下各地被保举入校,此中有8名现役甲士,都是水兵。
我和这个日语班级的同窗在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从未轻视过我这个“编外同窗”,特别是那些水兵指战员更是把我当兄弟普通对待,没有因为我是“家庭出身不好”的炊事员而另眼相看。
记得水兵学员里有人有拍照机,在当时但是奇怪的东东,这让我留下了下军队“学军”的大量军事镜头。当时的大门生学军绝对的真刀真枪,下连队同住同吃同站岗,我是以体验了多月的甲士糊口。现在想想,我这个“右派后代”能混入反动步队,实际上是好些仁慈的基层干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