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法币[第2页/共2页]
隆盛商行,恰是他在刚才的闲谈中,从早点摊老板嘴里得知的一个名字。据他所说,隆盛商行是法租界最公道的商行,口碑很好。除了做贸易以外,隆盛商行也做典当停业。
有质料显现,在1934年的时候,一斤猪肉的代价是两毛九,1935年的代价是两毛一,1936年的大米一斤两分五。
“民国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933年。这应当就是传说中的法币了吧,质料上说法币刚发行的那段时候,采办力非常刁悍。两块钱就能办一桌四荤四素的酒菜。二角的面值,应当是法币刚推出不久,现在这风景看起来也不像是小日本打到了上海滩的模样。也就是说,现在应当是1933年到1937年之间的某一年。”
“不客气。”
听到杜笙跟本身说话,老板一边忙动手上的事情,一边转头冲他浑厚一笑才回道:“根基上都是早上六点就出来摆摊了,不过这条街上要七点多人才会多起来,这段时候大多都是些出门做工的学徒和苦哈哈们会顺道吃儿。”
老板承诺一声,然后又从速跟中间帮手打动手,穿戴一件陈旧花布衣裳,梳着一根马尾辫,模样挺拔气,看起来十三四岁的小女人说道:“花儿,从速给这位先生切两根刚炸好的油条。”
小女人一呆,忙不迭的摆摆手快步退回到中年男人身边低着头忙活起来。
杜笙因为还没搞清楚现在所处的详细年代,也不晓得一毛钱这个代价到底代表着甚么。他也没有多说,顺手就把手里的银元递了畴昔。
或许是因为时候还早的原因,此时这条街上的行人并未几,这个早点摊位上,也只要他一个客人。倒是中间那家卖包子馒头的摊位上,坐着三个门客正在大口的啃动手上的馒头。
想到这里,杜笙终究了解为甚么收集小说里那些穿越到民国期间的小说配角,向来都是把阿谁期间的银元,金条和古玩拿到当代社会去换钱,而不是像他一样傻乎乎的用中原币换银元了。
乍一听他说的话,问的题目只是打发时候随口而说,实际上倒是不着陈迹的刺探着他想晓得的信息。
考虑到上海滩是当时中原最繁华的都会,被誉为寸土寸金的远东第一多数会,又有租界和很多洋人糊口在这里。这里的物价比起他处所高一些,也实属普通。
“呵呵,倒也是,这条街上主如果银行,商会多,在这类处所事情的人可不会起这么早。”杜笙笑了笑,他这两天查过质料,黄埔滩路属于这个期间的主街之一,这条街上的买卖多是银行,裁缝铺,当铺,绸缎庄等非常上层次的商店。
“先生,叨教找您的钱是有甚么题目吗?”早点摊老板见他一向盯动手里的钱看,非常忐忑的谨慎翼翼问道。
一顿早点一毛钱,没甚么弊端。
“多少钱?”杜笙顺手从兜里取出一枚银元拿在手上问道。
这个时候才六点多,在这条街上事情的人,这会儿还在热乎乎的被窝里睡大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