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振奋[第3页/共3页]
不久后,此中一个资深工匠研讨出一种节俭本钱,却不影响所出产的钢铁质量的体例,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奖金的人。工厂里的人见地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加奋发了。
又过了半个月,一批刀具出炉,顾舒晗心中策画着为这些刀具找一个好的买家。刀具数量未几,只一百把,却样样都是佳构。如果能够做成第一单买卖,今后也好说了。
“顾蜜斯,我有个题目要问!”人群中,有小我俄然大声地说道。
郑厂长半开打趣半鼓励地对底下人说道:“听到没有,想要拿到更多的奖金,就要好好干,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顾舒晗就是仰仗技术才气够把本来分歧格的刚才便为优良钢的,这奇异的事件,也激起了年青民气中的求知欲。
“当然!如果被证明对施工确切有效,且其别人都没有提出过这类计划,一次最低嘉奖五十块钱,上不封顶,按照成研讨果代价凹凸决定奖金数量。”
“你有甚么想问的,固然问吧。”顾舒晗鼓励地看着他。
想到今后,成为天下工厂的华国,顾舒晗心中就是一阵感慨。废了极大的人力资本和质料资本造出的东西,卖往天下各地,终究,别人只要在成品上增加几样核心技术,便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地拿走数倍于华国的利润。如果说华国人是在凭着体力赢利,本国人就是站在技术上坐等财路滚滚入账。
他们以往老是按部就班地做着各自分内的事情,从不去思虑他们为甚么要如许做,如何做才气做得更好,但是现在,他们明白,他们的这些思虑并不会没成心义,没有代价。
但是,就在钢铁厂的一应事件开端踏上正轨的时候,水泥厂那边又出了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