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化学组的诞生[第2页/共3页]
海南岛这处所,直到清朝末期都还是偏僻之地,1629年前后更是萧瑟之极。岛上原住民主如果高山族和黎族――这些人多数住在山上寨子里,在城里的很少。临高县城里首要住民是长年驻守的军户及其家眷――明朝军户都是世代从戎,本人死了儿子孙子也要一代代在这里待下去,比无期徒刑还惨;历朝历代被发配到这里的犯人后代;以及从越南缅甸等地移居而来的移民。
“我们需求这些质料和东西,你们看看能不能弄到。”
“嗯,开端筹议了一套工序,成不成详细做起来再说。”
干脆分开这群疯子到一边抽烟去,等他们吵完了,总算派出一个代表。
“肥猪肉?我们本身都半个月没吃到肉了……哦,用来提炼甘油的?好吧,转头构造人去打猎,用野猪肉拼集下。”
在当代人眼中,这处所实在不能被称为是“都会”,乃至连最起码的村落都够不上。就是四周环抱一圈低矮的土坯子墙,城中间就几处比较大的院子还好一些――县衙,文庙和堆栈,除此以外其他屋子无不惨不忍睹,很多只能算是个棚,有个顶遮遮雨,连围墙都不齐备。
风趣的是,那位被俘虏过的县太爷,开释后在家里缩了两天,看看情势竟然又重新出来坐堂,而逃散的衙役兵丁们也垂垂返来,大明朝临高县的官府衙门竟然又普通事情起来,仍然办理着这一县之民――只除了不敢去招惹那些穿戴古怪的“短毛倭”,其他统统还是。穿越众也没去找他费事,第二次攻击以后本来是要去清算县衙的,不过厥后鞠问俘虏发明儋州卫底子没告诉临高方面,本地官员对此次攻击全然不知情,也就没来由去抨击他们了。
本地人不敢过来交换,而在穿越众这边,一时候也实在没心机跟本地老百姓打交道。大师都被编入团队,每小我都有本身的任务要完成,每天都繁忙非常。就是女生,在糊口上遭到点照顾,但平常也有很多分内事情要完成,遍及瘦了一圈下来。
“啊,谈妥啦?决定出产工艺了?”
本地人的糊口也非常原始,不要说比当代人,约莫比同一期间劈面大陆上的布衣都远远不如。每天入夜今后街道上就看不见人了,偶尔除了几声狗叫,连声音都很少。比拟之下,风俗了夜糊口的穿越众们每到早晨便在院子里升起一堆篝火,大师坐在一起聊谈天说说话,相互交换,总要折腾到九点今后才会有睡意。
徐工还想着用这点汽油作燃烧弹呢……莫洛托夫的鸡尾酒,李梅的航空弹啊……谁说知识分子就不能猖獗一把的!
在这类环境下,火棉的出产被提上日程。制造火棉需用大量硝酸和硫酸,而这两样都是纯粹的化学成品,庞雨这个工科生固然平时爱好挺遍及,但此时也终究抓瞎了。
搞工程的人都比较实际,不会说大话。李靖诚一边简朴先容了一下出产流程,一边就递过来一张纸。
“硅藻土和小苏打……去海滩上捡海藻烧成灰就能用吧?这个也好办。”
在前后两次战役中死掉了好几十人,他们的尸身是被县衙构造民夫不声不响抬到城外埋了,就仿佛向来没存在过。也没人来找穿越众报仇――固然这一百多位当代人开首几天都担了很多心机,做了很多筹办。此次在遭到明军突袭以后他们变得更加谨慎谨慎,现在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