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南京(一)[第1页/共2页]
去秦淮河?那但是个无底洞,手头这千余两银子可不敷往里填的,胡万里不由笑道:“南京我们可没熟人,秦淮河又是闻名天下的销金窟,二位年兄该不会是筹办将年弟押在秦淮河抵债吧?”
胡万里故乡乃是陕西西安咸宁县人,家道普通,不过一小地主,家中双亲俱在,他在家中是老迈,下有两个弟弟,两个mm,除了二弟小他二岁,是个秀才,大妹已嫁与长安一秀才,其他两个弟妹俱未成年,传闻这个二弟的边幅与他极其类似,跟孪生的一样。
封好信,他才猛的想到邮局,大明不是没有邮局,但倒是官方公营的,范围很大,常常只是在必然范围内,若能开通天下的邮局停业,可谓是利民利己,只不知朝廷对此是否会大加限定。
在信中,他详细的叙说了京师的情以及授职的波折,并顺带提了一笔纳妾之事,然后不过是问安,叮咛弟弟学业等噜苏之事,写完以后,他又细细的查抄了一遍,他现在的笔迹已经仿照的惟妙惟肖,即便细心查对亦不必担忧,见无甚忽略,他才细心的封好。
“既是如此,我们明日就去好好明白一番秦淮河的风情。”胡万里畅笑道,对于秦淮河,他实则亦是闻名已久,心实神驰之,到了南京,岂能不逛秦淮河?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这吏部公文上何故要特别说明这日期――嘉靖八年十仲春初八?”
当下,他便笑道:“华国兄别尽拣着好听的说,你莫非没传闻过,宿世作歹,此生附廓,恶贯充斥,附廓省会。”
“十里秦淮,花月东风十四楼,那都是销金窟,便是万贯家财亦经不起折腾。”孙光辉笑着打趣道:“我倒是有个好主张,子襄这官别做了,在秦淮河开间大酒楼吧,我们一众同年往厥后都城都照顾你买卖。”
“要能留在南京为官就好了。”杨献可轻叹道。
杨献可轻笑道:“这任的漳州府龙溪县知县嘉靖八年十仲春初八才满任期,这是提示长青要在十仲春初八以后才气去接任,长青这个职位,吏部和恩师是花了点心机的。”
故乡的环境,他实是知之未几,都是常日里跟王小宝闲谈,零琐细碎套来的,王小宝虽与他是同亲,但跟他的时候不长,对他家里的环境不是很体味,所幸对他家里的首要成员还算清楚,这让他光荣不已。
胡万里轻笑道:“南京固然富庶繁华,但南京的官员却多是虚衔,空有其名而无实在,今后年纪大了来南京养老吧。”
杨献可当即便反唇相讥道:“华国这快意算盘打的才叫一个精,不如......。”
胡万里听的内心倒是一动,南京与北京遥相照应,真要赢利的话,南京可谓是一块宝地,这里不但交通便当,并且作坊手产业相称昌隆,工匠群体亦是全部大明最为集合的处所,确切能够考虑在南京建个据点。
听的这话,胡万里心知二人是欲赶在年前上任,当下便道:“既是如此,我们在都城也别担搁太久,逛秦淮河是在夜间,白日里便礼聘幕宾和亲随,如何?”
“这岂不是另有两个多月?”胡万里微浅笑道。
“蜀道难,难于上彼苍,闽道更比蜀道难,福建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这驿道之艰巨亦是可想而知。”孙光辉缓缓说道:“虽则有两个月时候,但进入福建,山道难行,这时候并不宽广,何况,正月、蒲月、玄月这三个月上任,乃是宦海一大忌讳,长青若想在县衙过年,就须得赶在朝廷封印之前上任,时候可并不余裕。”
“呵呵,那是对普通官员而言。”孙光辉轻笑着道:“长青乃当朝首辅的对劲弟子,附廓府城有何可惧,便是附廓省会亦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