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 往事[第2页/共3页]
“三千左卫,半数伤亡。算上其他各军的伤亡,丧失近万。”马士英盯着低头脸红的朱胜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一场仗……我大明亏了。照理来讲,朝廷当惩罚你才对,可你晓得为甚么不但不惩罚,反倒要汲引你么?”
脸上浮着醉后的酡红,朱胜利舌头发卷:“陛下……臣……臣真得不能饮了。再饮便……”
不待朱胜利说甚么,马士英持续道:“三娘性子偏软,两个宫女矢语发誓,她便心软了。若非老夫在宫内有眼线,早作了措置,你觉得你明天还能站在这里?”
小寺人等了半天,不耐烦隧道:“克虏伯,快快接旨吧?咱家可还等着归去交差呢。”
……
“是。卑职去迎军官生回营。”朱胜利谨慎地应对着。
传旨的小寺人以手掩鼻,遮挡着刺鼻的汤药味,看着周遭兵士的冷酷,小寺人不满地嚷嚷道:“可另有活人?朱胜利可在?速速出来接旨!”
“怎地喝成这般?还不扶陛下回宫寝息?”
“这些人的说项,总要照顾照顾,这只是此中一方面。”马士英捻须道:“老夫倒是觉得,邵部长说的那句话不错。年青人总会出错,便是孙督也是从不竭出错中才到了现在的格式……这些都是末节。真正让老夫看重你的,便是这股子舍我其谁的轻视!”
身穿崭新官袍的朱胜利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缓缓地走在步队的最〖中〗央。在其前后,是跟从其进京的两队武毅军兵士。范阳帽、鸳鸯衫,刺刀雪亮得晃眼。并不宽广的街道两侧,尽是围观的南京百姓。
硝烟满盈,还未燃尽的弹坑火星点点。马车斜着栽倒在路旁,一侧的轮子滚出去老远。插在马车上的旌旗,尽是炊火之色。疆场之上,哀鸿遍野。残存的武毅军兵士相互搭着肩膀,渐渐地往疆场外踱着。
寝宫。
军士慢腾腾地入了营房,半晌后吊着肩膀的朱胜利快步而出。掀衣袂双膝跪倒。小寺人问了然身份,悄悄嗓子,展开一卷圣旨:“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武毅军第一镇左卫……荫一子,奉国将军。赏,银一千,绢,百匹。著总兵朱胜利,马上返京,不得耽搁。钦此……”
“且待。”马士英摆摆手,制止了朱胜利的话头。继而持续批阅着奏折,直到将面前的奏折唆使结束,这才放下来。摘了老huā镜,眯缝着眼睛打量着朱胜利。
“了不得啊,三千人马就敢渡江寻鞑子费事。被围在峡谷里头,愣是顶了三天三夜。武毅军威武,国姓爷威武!”
“本宫就是个薄命的女子,虽为后宫之主,却为陛下所不喜。若本日得幸有孕,则来日必感将军恩德。将军且放心,陛下还醉着,本宫这就去。”
“臣,朱胜利接旨!”头重重地叩下去,再抬起来,朱胜利的脸上尽是喜气与不解。
“娘娘,朱将军如何办?”
“大人,这不是满清的处所。”肩头裹伤的朱胜利傲然地指着脚下的地盘:“这里的每一寸都是我大明国土。身为甲士,光复故乡又有何错?”
“首辅大人……”
“朝廷衰弱,督抚自重,有力北伐,这是究竟。可身为甲士,不能这么想!放眼军中,兖兖诸公,或者想着争名夺利,或者想着苟延残喘。也唯有一个朱胜利舍生忘死,一心为国不断的北伐。这份气势,这份情意,便是犯了再大的错……朝廷也该包涵下。”
内侍不知如何是好,恰在此时,有寺人唱诺:“皇后娘娘驾到!”
……
“恩……”长长的一个停顿,马士英摆手,表示下人都出去。只是半晌的工夫,人走了个洁净,书房内只剩下了马士英与朱胜利二人。阳光,透过敞亮的玻璃射出去,细心辩白,乃至能够看到光芒中做布尔〖运〗动的灰尘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