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 漫长的十月[第3页/共3页]
这边厢处所官们忙着写奏折,还没等说话完美呢,又一个好天轰隆炸了下来。
内阁首辅马士英,廷议之时提出火耗定额,火耗归公,继而又提出了大幅度进步各级官员的薪水。获得邸报的各级处所官员,看罢了无不倒吸一口寒气。这是要绝他们的财路啊!也亏着廷议的时候纷争颇多,王铎那老头死乞白赖地要求堪行天下,广为议之。不然真如果通过了,那一下子就将这些处所官从天国拉到了天国。
州府主官的反弹也就罢了,到了厥后,各地的封疆大吏也纷繁上书,质疑朝廷行动的精确性。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两广总督孙传庭,老头便上书表示有限度的支撑。
再过了几天,有一条让步以后的政策得以出台。下一年开端,各地各级官府所收火耗,不很多于三钱。赋税所得散碎银两,同一运往南京重新熔铸为银币。火耗所得,五成归公,其他由各地各级官府各自提留。
孙督支撑改科举,支撑改官府构成。严峻支撑火耗归公!轻微支撑改良薪酬――老头以为上涨的幅度太大了。砍掉三分之二还差未几。别的对新的监督体制表示张望。
为此,首辅大人提出改科举为公事员测验。同时,提出改组各级行政机构。遵循首辅大人的意义,改组以后县令便不是一地的父母官了。身边多了几个从七品的副县令不说,下头另有甚么财务、税务等乱七八糟的八品官儿。这也就罢了,更有甚者,首辅大人还要改组官吏,规复唐朝旧制,官吏一体。这就意味着吏员今后今后能够名正言顺的转为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