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侠之大者[第2页/共3页]
“我们单说今春三月的东平府一役,当时驻守东平府的是金国名将蒙古纲,传闻此人兵戈很有一手,之前也有几支义兵来攻打东平府,却都被他打得大败乃至全军毁灭。义勇军兵临城下之时蒙古纲先是将其视为乌和之众,自恃兵精将勇,出城与义勇军野战。
“如何说?”那男人一愣。
这张桌子上坐的是一对青年男女,那男人做面相浅显,女子却生得非常娟秀。见徐三走过来,那男人从怀中取出一锭十两的大银,悄悄放在徐三托着的木盘里,浅笑道:“先生公然说得好书。”
洪七公则道:“老叫花还是那句话,‘蛇无头不可’,此事须推出一个总领全局之人。孟小子,你的品德、才干、武功皆是上上之选,为何就不肯承担下这件大事?”
“既然两位都没有定见,此事便如此定了。”孟寻真取过桌上的木盒,起家走到郭靖身边,将木盒递了畴昔。等郭靖下认识地接过后,他伸手拍了拍郭靖的肩头,意味深长隧道,“兄弟,挽救社稷百姓的重担便交给你了!”
“面对数千严阵以待的金兵,那郭靖骑一匹通体火红的汗血宝马,双手同使长枪大戟两般兵器,只率十八骑人马由正面冲阵。金兵举弓搭箭,只待郭靖等一十九骑进入射程便引弓齐射。岂料郭靖远在平常硬弓两倍射程以外便先一步擎出弓箭。他这弓非比平常,有个项目唤作‘神臂弓’,非神力之辈拉它不动。但见郭靖在顿时轻舒猿臂,那真是‘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当时只听到嗖嗖箭啸与敌阵中的惨叫之声。郭靖在瞬息之间连发三十六箭,每一箭都射穿一名金人将官的咽喉。金兵阵脚大乱,郭靖乘势带领十八名懦夫杀入敌阵。
黄药师另有些踌躇:“靖儿的操行没的说,他既是七兄传人,又是孟小友义弟,身份倒也合适,且他现在的武功也足以镇得住场面,只是……”
“却说山东的绿林豪杰自古驰名,前汉末年有赤眉军,隋末有瓦岗军,唐末有黄巢,本朝则有梁山豪杰。面对金人暴政,我们山东豪杰亦大肆义军,奉潍州人李全为首,摈除金人,攻占处所,号为‘忠义兵’。那李全甚是了得,弓马矫捷,善使一杆铁枪,人都称作‘李铁枪’。他夫人杨妙真更是短长,手中善使一杆银枪,号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他们伉俪同心,将金兵打得落花流水,闻风丧胆。”
洪七公连连点头道:“老叫花另有几分自知之明,我性子疏懒,耐烦不敷,若担此任,必然误了大事!”
黄药师摆手道:“此事由丐帮和全真教两派建议,老夫性子孤介,世人对我畏多于敬,恐难令民气服。七兄的名誉远胜小弟,由你出马才是最为得当。”
老者伸出两个指头道:“那男的唤作郭靖,女的叫做黄蓉,都是不到二十的少年。他们年纪虽轻,做出来的事情但是不小。客岁夏季,他们在山东西路竖起抗金义旗,招纳四方豪杰之士编练精兵,号为‘义勇军’。一年来转战山东,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堪,金人节节败退,现在全部山东西路已被义勇军占有。
老者说到此处,起家向着四周团团一揖,道:“小人徐三,本日路过贵地,奉侍众位看官这一段说话,叫作《义勇侠侣记》。话本说彻,权作散场。”将两片梨花木板拍拍拍的乱敲一阵,托出一只盘子。座中酒客便有人拿出两文三文,放入木盘,那姓张的男人却摸出一锭银子,约有三四两重,丢在徐三的盘中,大笑道:“既然你将那郭靖、黄蓉说得如此神乎其神,俺倒要去见地一番,若真是如此,便跟着他们一起打金虏了!”徐三道了谢,转到最后一张桌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