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梦起1885》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八章 调离吉林[第2页/共2页]

1886年的此次勘界的服从,在明天看来意义尤其深远。恰是受命勘界路过吉林时,好官吴大澂3月29日来到阔别近两年多的吉林机器局。他本身出资拜托该局制造了一个铜柱,上刻好官吴大澂亲笔篆书的铭文:“边境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成移。”爱国气势浩浩大荡。

再说当时的好官吴大澂人钱已俱,购器进物他委任王德均为驻天津局办事总理(只是在天津局兼职),月薪5o两卖力机器设备和物料选购,以及拜托天津局代造东西等调和事件。

孟文这一脉从他祖父开端,就全都是晚婚立室的主,乱世里活着都很难,更别说能找到泡到好一点的妹子了……

内设机器正东西三厂、轧钢处、翻砂熟铁、拉火、锯木、电气等厂,有画图房,火药、转运局等。厂区筑约3米高土围墙,墙外有宽4.8米深2米护墙壕。有东南北三个大门,门上为城楼布有炮台,每座大门前都设有吊桥设岗保卫。南门为正门吊挂书“吉林机器局”五个大字的横匾。

好官吴大澂有钱以后,为吉林局展,办表正书院培养人才,书院第一批招满汉生童3o多名住书院学习。 表正书院的设立,对于在东北边疆传播天然科学知识、消化西方先进技术、把握近代化的机器设备、开启民智,本应挥主动的感化,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但非常遗憾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在好官吴大澂方才调离吉林局后的1885年,当时的吉林将军希元,竟为了节流每一年仅仅约25oo两的办学经费(请重视:只是每一年的用度),就亲身裁撤了好官吴大澂在时创办已达两年的表正书院。由此所带来的庞大丧失,不管对于今后吉林局的展,还是对于当时东北的近代化过程,都是非常难以估计的。当时吉林有此等将军统管,厥后的大东北成果如何,也便可想而知了。

当今耸峙在吉林珲春郊区的龙虎石刻及五角碑亭,就是记念爱国大臣吴大澄构和胜利而建立的,石刻正面篆书阴刻“龙虎“二字气势澎湃,是吴大澄于构和期间曾多次誊写的“龙“、“虎“二字,抒其“龙骧虎视“的大恐惧的爱国精力。孟文很想将此龙虎精力传承下去……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