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乾隆附体的朱大将军】[第1页/共3页]
朱厚照对王渊说:“城西那处宅子,我已经命人改建,等元宵节过后就完工。”
李三郎不但在天子身边,并且属于近随第一人,可见这厮混得是有多顺!
王渊说道:“我自有主张,你放心便是。”
“如此,谢过陛下。”王渊顺势接管。
宋灵儿大喜道:“谢陛下。”
宋灵儿俄然规复神智,从高兴当中走出来,打断天子道:“陛下,娶了土司的女儿,还能够当大明首辅吗?”
两人竟然在天子面前,你一言我一语的拌起嘴来,看得朱厚照乐不成支,大感风趣。
王渊说道:“那处宅院违制之处太多,恐怕难以改建,陛下还是别大兴土木了。”
王渊说道:“此次贵州民乱,乃宣慰使安贵荣暗中教唆帮助,其罪亦当斩。可同时减弱安氏与宋氏,但又不能逼迫太过。臣的建议,是取宋氏二长官司、安氏三长官司之地,划归程番府直管。此中,贵州城北之地,可设一新贵县。这些改土归流的处所,主官由朝廷任命流官担负,副官可由土司担负同知。”
朱厚照的诗才一言难尽,质量整齐不齐,程度起伏很大。有的属于打油诗,有的又似模似样,读起来蛮有味道,完美揭示了他跳脱不羁的脾气。
王渊呵叱道:“男人说话,你别多嘴!”
朱厚照不太对劲:“太费事了,还要几十年渐渐教养。”
朱厚照讨厌虚假,他喜好至情至性,越来越感觉王渊是个值得信赖的真正君子。
并且属于阳谋,安贵荣没法抵挡。一来他论罪当斩,没有说话的资格;二来压不住儿子,除了宗子不爽以外,二子和三子必定欢畅。如果安贵荣公开反对,估计都不消朝廷脱手,他的二子、三子就将其干掉了。
当然,并非天子对李应的恩宠,已经超越了钱宁和张永。钱宁现在正带着锦衣卫,亲身于皇城各处巡查,制止有观灯百姓乱闯禁地。张永则在办其他闲事,作为司礼监掌印,他已经很少陪侍天子摆布了。
李应则暗中点头,既佩服王渊重情重义,又可惜王渊自毁出息。
王渊劝谏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不成暴躁。”
但一样是在杨一清故乡,朱厚照写的另一首又程度颇高:“神武威南服,龙舟驾巨涛。廑兵宣略远,定乱禹功高。日彩浮黄钺,云光动赭袍。老臣三顿首,复恐圣躬劳……”这他娘还是一首古体诗,统共两百多字,平仄、对仗、用典都非常讲求。
“等一下!”
王渊也不再纠结婚事,弥补道:“陛下,可趁机对宋氏辖地改土归流,让贵州更多的地盘直接由朝廷统领。”
朱厚照不解道:“为甚么要立土同知?”
宋灵儿起家以后,老诚恳实站在王渊中间,眼睛却非常不守端方,毫无顾忌的细心打量天子。
朱厚照恶兴趣实足,如何违制他如何搞,顿时笑道:“兵部那边我不好胡乱插手,但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我能够随便做主。我封你为锦衣卫千户,你回贵州找镇守寺人,让他给你一支军队去兵戈!”
战略得逞,王渊笑着不再多话。
朱厚照没有多想,说道:“这算甚么犒赏?准了你便……”
如果把“正德”换成“乾隆”,读起来也毫无违和感,估计真有人觉得是乾隆写的。
还是老一套说法,王渊推让道:“陛下,民乱四起、国库空虚、轨制靡烂,臣愿为江山社稷而驰驱,不肯沉迷于诗词小道。请恕臣不能作诗。”
“阿谁女人是谁?”朱厚照问。
“你想娶我,我凭甚么不能多嘴?我就不乐意嫁给你!”宋灵儿毫不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