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宫里宫外[第1页/共3页]
一行人略作酬酢,便都进了二门内院。
红龙舟上的小童左不过是抓着旗竿,做些小巧花腔罢了。
又转头对罗姝娘道,“瑜哥儿不是足月生的,有些体弱,每年换季都要抱病吃药,闹得你大姐也跟着焦急上火,恰好她生的就只要这一个,那些姨娘们倒是一个个地生,瞧着可不闹心!”
罗姝娘拿了个小盒子递给瑜哥儿,盒子里头是用玛瑙珠子做成的一套飞翔棋,固然不算值钱,但胜在别致,合适给小孩子们玩。
“早就跟妧娘说过,这小孩子就是要多动动才长得好,你看现下这两个小兄妹多喜人?哎,本来还想着带蓉姐儿峻哥儿来呢,到时候他们小兄妹四个一起玩不是更好?可惜你大哥跟着侯爷进宫赴宴,你大嫂要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
云氏道,“瑜哥儿这一贯身子骨可健旺些了么?”
两小我跑到大门口的时候,一行车队已是在宅子正门口停了下来。
“瑜儿哥哥,走,我带你去瞧我才在院子里挂好的五毒香包去。”
哭得气噎声哽,底子停不下来。
罗姝娘笑道,“小孩子多吃多动,身子骨天然就好了。”
高台两侧的空位上,亦有一排连亭,内里亦设席位。
罗妧娘目送着他们的背影,神情不经意地透暴露多少忧愁。
玉明池边上是汉白玉砌成的高台,高台上有连亭五座,亭中设着的座席上,除了最为高贵的天子座椅以外,便是皇子皇孙,王爷宗室。
罗妧娘这还是头回见到这个十几年不见的小妹。
两人都技艺矫捷,倚着两根细细的旗竿,或翻跟头,或打秋千,做着各种出色的花腔行动,嘴里也没闲着给自家船队吹着叫子。
倒是一人捧着个小盘子,盘子上头摆着两三只小巧的粽子。
这回云氏没再和前次似的,不消人扶直接就跳下来,倒是等着人把脚凳摆好,帘子打起,再托着丫环的手,缓但是出,倒很有世家夫人的风采。
接着出来的便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少妇,穿着斑斓华彩,发饰精贵,仪态温婉夸姣,一举一动,都似画中人般。
罗妧娘正握着帕子擦泪,听了这话不由得轻嗔一句,“头回见二妹,母亲说这个做甚么?瑜哥儿这一春比客岁强了很多呢。”
背面范家马车里,也先是出来了两个丫环,抱了个七八岁的男童出来,想来便是瑜哥儿了。
罗姝娘从速道,“实在也没如何刻苦……这不,现下也过得挺好……”
拉着罗姝娘的手,眼泪汪汪,“小妹,这些年刻苦了。”
云氏瞧着就忍不住内心要叹口气。
左为文臣,右为武将,身为侯爵的安乐侯罗振堂和世子,因祖上的军功,算在武将之列,坐位便在右边,固然不比几位国公坐的那席离高台近,但在武将之列里,也算得高贵了。
罗妧娘固然比罗姝娘大三岁,但三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恰好不迟误那范三郎中年丧妻另娶,独一光荣的是,瑜哥儿已经长大成人,又成了亲,不至于受后娘的搓磨。
马车有两辆,气势各自不大不异。
这个小哥哥长得可真清秀,眼睛好标致,跟个蜜斯姐似的啊。
罗妧娘听了倒还罢了,罗姝娘倒是在内心嗤笑一声。
罗妧娘接了下来,见自家儿子约莫是跑很多了,本来略有些惨白的小脸上多了几分红晕,鼻尖上还冒了几滴汗珠,便取出帕子来给瑜哥儿擦,见瑜哥儿两眼晶晶闪亮,期盼地小声问道,“母亲,我能吃这个粽子么?”
瑜哥儿毕竟大了几岁,端盘子端得很稳。
见瑜哥儿捧着小碟子,拿着小勺,跟大妮儿两个排排坐,边吃边笑,显得非常高兴的模样,云氏指着二人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