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臭鱼讲的第二个故事:山阴包子 (1)[第1页/共3页]
暴风各处起黄沙;
六月雨遇山头雪,
常言说“民贫则为盗,盗聚则生乱”,包子素有野心,聚了几十号草寇,竟也起了图王称霸之念,因而带着这股山贼投了捻军,考虑要做一番大事出来,但捻军阵容已大不如前,接连遭到朝廷大兵围歼,敏捷土崩崩溃,被官兵捉去的不是砍头便是凌迟,包子的兄弟死的死逃的逃,仅剩他孤身一个,好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他晓得本身是官府缉拿的背叛,让官军拿住准没好成果,便隐姓埋名,换了灾黎的衣服落荒而逃,逃回山阴四周,给一个村庄里的屠户当了上门半子。
不种桑榆不种麻;
三春哪得杏桃花;
灾黎们满是为了遁藏官军跟捻军苦战,被逼无法分开故乡,这此中并不都是要饭的贫民,也有很多富户,因为一旦被乱兵裹住,哪管你是甚么贫富愚闲,以是没钱的要逃命,那些有钱人更不肯意留劣等死。
老地主上了年纪,见此异状吓得几乎背过气去,活了这么大年龄,也没见过这等怪物,这三个到底是甚么东西?
这一看之下也自吃惊不小,本来羊圈里有头母羊,当天产下三个怪物,这仨东西,看身子四腿四蹄儿有尾巴也都是羊,可脖颈上的脑袋却好像人头,双目口鼻的位置皆与人脸无异,毛发则是色呈灰白,同母羊的羊毛类似,脑袋上有角,嘴里边“哇啊哇啊”地惨叫,听上去跟小儿哭泣的声音绝无辨别,这三个怪物卧在羊圈里,展开乌黑无光的瞳孔,直勾勾地瞪视来人。
可天底下没有不通风的墙,大媳妇固然发了誓,但她在外店主长李家短地说惯了,如何管得住本身这张嘴,还是被外人偶然入耳去了,那功德不出门,好事传千里,并且传来传去,究竟常常被夸大加工,传得越来越邪乎,惹得满村风言风语,这话不免传到老地主耳朵里,把老地主气了个半死,将包子吊起来狠狠揍了一顿,随后赶削发门,只当自家向来没养过这个牲口。
这首诗,道的是塞外风景,本段说话里提到的山阴县,也处在雁门关外,且说清朝末年,天下大乱,白莲教、承平天国、捻军、洋鬼子、义和团,一拨接着一拨,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退场,战乱遍及天下,无数百姓为了遁藏天灾天灾,被迫拖家带口,往那火食希少之处避祸。
大媳妇附在老迈耳边,低声说了颠末,当初老地主百口住在村外土坯房里,那房屋多处开裂,大媳妇在某个月夜,听到羊圈里母羊的声音有异,她睡眼蒙眬,起家从墙壁裂缝中向外张望,发明本来是包子体壮多欲,到了年龄又没娶上媳妇,竟趁着深夜,到那羊圈里与母羊****,这才产下三个怪胎。
本地村庄里有户地盘主,祖辈从外省移居至此,攒下些微薄的产业,老地主底下有三个儿子,老迈三十出头,已经有了老婆;老二生得蛮牛般憨胖,被村里人呼做“包子”,二十来岁,惯会操刀,杀猪宰羊是把妙手,他这年龄在乡间也该娶媳妇了,只因闹捻匪,没顾得上立室,一向担搁至今;老三方才十岁,还是个不太懂事的顽童。
这天老地主正在土坯房里盘腿坐着,跟俩儿子合计着要找借口涨二分租子,那一年下来,硬是能再添几口猪了,俄然小三跑出去,慌里镇静地说:“爹,可不好了,你看看咱家那羊出了大怪事了。”
自打羊圈里出了怪事,老地主举家高低,更是惶惑不成整天,只要包子呆若木鸡,也不知甚么原因,吃不下睡不着,整天坐土墙底下俩眼发直。
包子心知承诺这伙能人还则罢了,口蹦半个不字,定会惨遭分尸灭口,何况孑然一身无处投奔,当今天下正乱,循分守己如何度日?不如占山为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论秤分金银,哪怕最后被官军抓去,也先落得受用几时,他想到这里,当即跟那些贼寇拜为兄弟,凭着心黑手狠,今后带着一伙草寇占有山头,月黑杀人风高放火,垂垂为祸一方,得了个诨号“山阴包子”,闻其名,小儿不敢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