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建康[第2页/共2页]
王琳琅最大的长处就是心宽,既来之则安之,青娘和余叔渐渐找,本身既然是来投奔,就要好好和王家人相处,起码看上去乖顺些。
“是的,伯母,我是跟本家一起南渡的,路上碰到了贼人,被伯父所救。”王琳琅解释起来。
婢女请二人进到屋内,除了“请稍候夫人”以外便再无一句话,退了下去。林微一向在王琳琅身后,低头垂目,看不见他神采,王琳琅小胳膊小腿,一起上舟车劳累,又刚走了这么远的路,忍不住想找个处所坐下歇息会。
饭后,世人漱过口,摆上茶,遣了婢女,王恬说:“阿珩,我有事要跟你筹议,跟琳琅有关。”
“那你管我叫阿珩伯母,你叫甚么名字?”
她听话跟着婢女沐浴,月余的风尘卜卜被洗净,内里的婢女隔着帘子道:“女郎,夫人让婢子带来几套衣服,因不知您身量,女郎尝尝哪身合适就穿哪身。”
“哦?那可有读过甚么书?”没想到王恬一听大感兴趣,王琳琅有点抓瞎,摸索的说:“母亲没教过,说读书太早,家里的藏书我本身偷着翻过几本,也都看的半懂不懂的。”
“伯父”
王琳琅确切饿了,但是她不想给别人添费事,就摇了点头小声说:“不饿。”
王琳琅手脚敏捷,不过两刻钟,就头发绞的半干,换好了衣服站在了阿珩面前。阿珩打量了下她,五六岁的孩子,目光明朗,棕色的瞳人,饱满的嘴唇,因为旅途劳累显得惨白的皮肤。
王恬哈哈大笑,“孺子可教,既喜好读书,又有胆识。”
“王琳琅”
王琳琅挑选性的埋没了碰到的黑衣少年与王恬的那场殛毙,更只字未提王恬当时是等在山中的。
“呀,也姓王,是本家的吗?”那女子小小讶异了一下。
王家的宅邸极大,依阵势而建,树木碧绿,走了一刻钟才来到王恬的别院,王一堂将二人送到,跟通传的婢女申明王恬的原话后,才走的。
天气还不晚,远处朝霞夕照,橘黄色的光照在身上,让初春的气候多了几分暖意。
王一堂眼睛里这才有点惊奇的神采,“您要不先跟夫人说下?”
王恬清算完了,跟阿珩从阁房出来,刚想有事跟王琳琅说,却被阿珩阻了,说孩子饿了先用饭,他想想也是,就应了摆膳,一顿饭吃的安温馨静。
此次他们到的早,王恬也不消再弓箭叩门了,三人跟着入城的步队,来到了建康。王琳琅的一颗心终究放下来一半,另有一半跟着不知踪迹的青娘和余叔悬着。
王琳琅暴露笑容,转着脑袋看了看四下无人,啪的像个大字一样倒在了榻上,幸运的打了个滚,感慨着:“哎――躺着真好啊,马车上太挤了。”
她又不是本尊,只能含混的说:“常日在家跟着母亲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