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君子怀松[第2页/共4页]
“中原乱势,此时若望,言之过早。”
卫玠缓声的说着,叮嘱着他。
廊上廊下,正有一群卫氏后辈围着,窃保私语。
刘浓再次正冠,朝着屋内,深拜在地,一刻不起。卫夫人的声音跟着冷雨而落:“明日一早,随我一同前赴南山。”
卫夫人踏步而出门,低着俯视着小小的郎君,轻声道:“不成显悲于外,多行欣喜。”
跪伏在地:“刘浓,见过卫世叔!”
刘浓负手而立,朗声答道:“天下之理,大莫于天然。天然之理,则在其深其浅。深时若松,松饮于颠;浅时似芥,芥藏在渊。希再言天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用心为竹矣,拔节而上,岂可终焉?理意合一,是为思天真。故,长辈无谬,小子无状矣!”
“虎头。虎头……”
刘浓在这笑声当中,不出声,不作色,只是右手的拇斧正在悄悄的扣着食指。他所晓得玄典范故本就未几,此时被她一激,背心发凉,强行暗嘱本身平静,不成畏缩。若这一关都过不了,今前面对更大应战,又如何故待。
此时,他已把这室中之人推断而出。先问书画,又这般冰澈浸魂,居高而凛威。除了那王羲之的书法教员,卫夫人。又会有谁!卫氏一门皆为书法大师,卫玠之父更著有《四体书势》以传世,前次他得卫玠所赠册本当中,便有卫恒亲笔撰写的此书。
一干卫氏后辈从速低头,惊若寒蝉。
卫夫人顿时大怒,喝道:“叔宝为家属劳心劳力,交瘁抱病在床,皆为尔等以谋。汝等不为其幸劳而愧心,却反在此鼓噪,岂是王谢后辈所为?速速与我散了,各回其室,将道经誊写百遍,为叔宝祈福。我会一一查对,如果有人敢行之对付。家法处置!”
刘浓见她微振身子,暗中叫苦,却无可何如,只得打起十倍精力,防她再次出言。拇指、食指不竭点扣。
不幸了那些女婢和健仆,一个个又伏了地,心中暗急:“这小郎君,长得如此都雅,小巧剔透,怎地就不会服软呀。”
刘浓沉默垂首,昂首之时,泪水已支出眼底深处。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理了理葛袍下摆,正了正顶上青冠,踏入室中。
她始终以为卫玠之病,与刘浓脱不了干系。又先入为主,认定他是个投机取巧之辈,对其成见颇深。微微一声冷哼,双手按膝,身子由温放转为直立。颀长的眼睛斜斜一眯,心中已有计算,定要逼得这小郎君显形不成。
她的声音冷冷直扑,句句字字都似冰箭,齐齐的穿向那水阶之下的刘浓。见得他嘴唇紧抿,她轻声放笑,笑声响于院内院外。婢儿们听得笑声,亦自弯嘴角,健仆更是一脸的笑意,斜扫台下小郎君。
再度抬首之时,眼中有精芒闪动,而他则似有所得。
唉!
“叮!”
卫夫人大惊,身还未起,声已作急,喝道:“休得胡言乱语,叔宝怎地了?”
卫玠从速笑道:“阿姑怎会可骇,阿姑是侄儿最亲的人,亦是最好的阿姑。好阿姑,你就让我和刘浓,说一会话吧。”
卫玠笑道:“阿姑,莫恼。也莫要怪她们,是侄儿逼迫着她们,不然,就是借她们三个胆,她们也不敢骗阿姑的。”
卫夫人暗中叹了一口气,抚着他惨白而极瘦的手,心中痛意钻心,脸上却带着笑:“叔宝,你的身子首要。等,他日再谈也不迟。”
抬起木屐,弯身拾起这枚松子。
卫玠喝道:“起来,过来。”
过矣,应是小孩子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