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黑白相间[第3页/共4页]
“酒!”
“华亭刘氏?”
周札叹道:“复何仇?不义之仇,如何复?汝带他回吴兴,莫要教人笑话,现在我周氏郡望大减,不成再被人执以话柄。玘兄就这么点骨肉,至于刘氏子……”
“廊回秋色旧,屏映雾髻羞;谁家新燕儿,呦呦不眷柳!”吟诗的人昂首瞻仰着檐角燕哺,声音迷蒙。
“啊!!”
这是陆纳在迎战,他捉着酒壶,每杀一处、每失一招,皆豪饮一口。只顾品着浓酒与棋锋,浑然不察外物。
半响,大声道:“刘郎君!但是带着《广陵散》?”
刘浓微愣,虎丘乃吴郡第一名胜,经常会驰名流雅士堆积,醉时行曲纵书,醒时清聊天下事,遂笑道:“刘浓此来,只是前去吴县拜访长辈,并不知虎丘有雅集!”
陆始呵呵一笑,手指犹在摸索着棋子,眼睛却仍在谛视着棋盘,悠悠回味。待见棋盘有影,随影而望,一望之下便怔住。
小女郎微微一愣,随后幽但是叹,收回目光,问道:“东西,备好了吗?”
周太守!吴兴周氏,周札。吴兴周玘、周勰虽叛,但这周扎却未与他们同流,在最后周勰意欲打他的灯号,他亦是果断不予。是以,周玘周勰虽亡,可司马睿待他却更厚,官职一升再升。一是表扬其忠诚,二则害怕江东世家兔死狐悲,不得不加以安抚。
这是个小女郎,年约十三四岁。长得极美,梳着堕马髻,身着绛红宽领衫,同色襦裙直铺至脚尖,浅浅暴露墨蓝色的绣鞋。一根飘带系着弱柳之腰,有三角纹帧沿着腰身水泄;在纹帧的两侧各飘一缕缨络,坠及脚踝。
陆氏兄弟与刘浓在城门口道别,临走时,陆纳向刘浓抱愧道:“都怪我,一时只顾向瞻箦引见,倒忘昔年之事!”
陆始早已闻知,此时场面正乱,他更不昂首,尽管一心复谱。
刘浓心中悄悄叫苦,不成再装不识,只得礼道:“六年前,刘浓曾蒙太守赠琴。当时年幼无知,受之有愧。过后思及,一向便想偿还,苦不知太守家居那边,是以未能成行。不想本日再逢太守,理应物归原主!”说着,命来福去取琴。
“别过!”
刘氏带着人送至庄门口,眼睛深切的含着儿子,醇醇打量一翻以后,拍着他的手背欣喜道:“虎头,莫委曲本身,早去早回。返来后,娘给你相门更好的!”
陆纳眉尖一挑,蓦地见他腰间之玉,被阳光灼得生辉,随即恍然大悟,笑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刘浓笑道:“娘亲勿须忧心,且在家中稍安光阴,儿子自有分寸,料来五六日就回!”
陆纳面色如朱,暗怪本身粗心,怎地把这事给健忘了,打岔道:“阿兄,别抄谱了,快来见过周太守!”
既曾了解,又阻路于途,不好不见。
言罢,他拉起装愣充傻的陆始,大声道:“阿兄,快走,天将黑了!周太守,就此别过,他日再续!”又冲着刘浓眨眼,表示其脱身。
再放眼四寻,蓦地顿凝。
车入县城,天气已昏。
刘浓揖手答道:“恰是!”随后抬目一视,两眼对上。
一起且行且歇,到得第二日,已至吴县地步。
身侧的四个女婢见她双眼渗雾,俱是心中甚愁。一个女婢低声道:“小娘子,稍后是想鸣竖琴,还是作书?”
正在凝神之时,有随向来报:“家主,有帖至!”
来福取琴而回,刘浓接琴,沉默呈奉。
这可如何是好?
吴郡大中正,陆晔!
来福在车辕上答道:“小郎君,前面有几辆牛车阻了路,像是车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