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扶风唱响[第2页/共3页]
待至此际,已至巳时,晨阳穿窗而入,遍洒殿内,为衮衮诸公抹上一层华光。殿中氛围却愈来愈凝,百官暗度,时已过半,图将尽,匕当现。果不其然,待寂静一阵以后,温峤捧着玉笏,转庭柱而出,朗声道:“陛下,臣有一请。”
温峤朝着九五之尊深深一揖,而后,缓缓起家,瞥了一眼刁协,缓缓扫过在坐诸公,神情蓦地一肃,捧笏道:“逆臣伏法,社稷复安,此乃天下之大喜。然,臣常忆一事,不免涕零。”说着,面露哀痛之色,竟咏赋起来:“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开罪,汉武不见明;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一入东华门,内里铁甲如云,便见得,两列宫廷甲士身着富丽的凯甲,头顶红缨,腰挎长剑,背墙而立,目不斜视,作威武状。这时,刘浓恍觉有人在背后扯衣袖,转头一看,只见谢奕的眼睛透亮如星,嘴角挂着如有若无的笑容。
“呼,呼呼……”喘气声不断于耳。
其声降落,其韵苦楚,来回盘荡于殿中,深缠民气,令所闻者无不捋须、扼腕。
谢奕低笑:“华而不实,其何如哉。”
稍徐,晋室百官依门籍凹凸鱼贯而进,大司徒捧着玉笏,迈着翘头鞋,在一名老宫人的搀扶下,踏入内城门。纪瞻、郗鉴与大司徒并肩而行,刘浓位处柴桑侯以后。
“谢过陛下。”
待至阶下,司马绍眼睛一眯,抖起十二缕纹章兖服,踩着赤舄,跨上马车,目视火线,迎着朝阳红日,沿天街中阶而行,一起蒲伏往上,百官敛首。盏茶以后,司马绍踞坐于太极殿内龙床,诸侯王分坐于其下,俱乃年老老朽,且寥寥无几。概因豫章之乱中,司马氏稀有位实权诸侯王,为大将军所斩。
帝已坐龙床,五品以上官员便需入殿奉庭议,五品以下则静侯于殿外。刘浓除却行动,卸下楚殇,捧玉笏而入。殿中楠木板光亮如玉,足可鉴人影,布袜踩于其上,微凉。百官夹笏徐行,直至内殿,沉默无声。待至天阶外,大司徒捧笏于眉,大声道:“臣,朝觐陛下。”
“趋,趋……”接二连三的唤声,由上往下传,声声短促,催促着百官上阶。陶侃点头一笑,捧着玉笏,迈开大步,直上天街。刘浓从随,身姿健旺。
“簧簧簧……”长号作九啼。滚声若雷,震惊得人浑身如遭重击,满心满腔俱存一意,天威浩大,不成目视。六匹乌黑健马拉着司马绍缓缓而前,司马绍缓缓扫过阶上阶下,嘴角微翘,亦唯有此时,方觉已身乃六合之主,九州之君。
“趋……”便在此时,阶上传来宫人奇特的长唤声。一干玄绯面面相窥,抹着额角汗水,神情无法。
“多谢无奕。”徒步行走了大半个时候,刘浓也有些饿,当即接过糕点,囫囵一阵嚼,食不知味。华灯刺眼,眯着眼睛一瞅,但见阶上阶下一片繁忙,众臣纷繁从袖囊里取出食品,冷静啃着,阵阵香味盈透天街。
“寂静……”一名宫人扯长着脖子,放声呼喊。璇即,人群一阵悉悉索索,将各自食品收起来,挺胸掂腹,目视火线,作庄严状。少倾,大殿一侧,袍角翻飞,王导、纪瞻、郗鉴三人连袂而来,沉默列于队首。台议已毕,司马绍将出。
“叩……”宫人长唤,此起彼伏,连缀不竭。
“唉,逸少,且,且扶……”有人轻语。
郗鉴看了一眼刘浓等人,捋了捋须,神采沉稳。此乃暗信,意指台议并未论及大事,统统将显于庭议。而此时,刘浓暗觉数十道目光扫来扫去,交缠如织。勿需看,王谢袁萧尽在此中,顾陆朱张亦不例外,此番庭议,朝野表里皆知,谢袁绸缪已久,将行联横合纵于庭。现在时势,恰若平湖千里,暗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