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七章 威名远扬[第1页/共3页]
赵固之子,赵愈俄然道:“阿父,那华亭刘浓,高歌北来,通畅无阻。其因在何?概在其人,阵斩谢浮,力取燕尾岭,威震诸坞!此时,那人再添燕尾岭薄盛,军势更雄!若我赵氏强行截之,必定两败俱伤。届时,如果郭瘸子……”言至此处,点头晃脑,意未尽,言已明。
便在此时,苦楚的号角声响起,游走于长龙的白袍军卫,飞速向队前集结。薛礼深吸一口气,叮咛娘亲照看小妹,紧了紧腰间环首刀,大步向队前奔去。越往前,人越多,尽是拿着各式兵器的青壮男人。十余日前,他们为保存而战,现在,亦如是。
郭璞却捋着下巴,视若无睹,随后眼睛一亮,好似蓦地想起甚,拍掌道:“郎君,山中尽匪,莫若实施上策!”
“布阵!!!”一千五百军卫当即大吼,盾阵乍起,长刀如林,便欲压上。
刘浓裂嘴一笑,迎上薄盛,半半一拱。如此林匪,最是难缠,总不成真窜入林中,与其厮杀血战。擅战者,必惜其力!
东风拂柳,轻絮漫扬。
荀娘子懒得理他,眯眼看向山岭,冷冷道:“此岭山势较平,山匪据岭,必依林为战!匪人仅千人,岭长仅里许。莫若如此,稍后行盾阵,强行入岭,护住两翼。岭下,则置青壮,遇匪则击。此举,定可护民安渡!”
郭璞点头道:“此计可行,郎君一起北来,声望已惧,何不休书一封,以告其人,明晓大义!再表示以意,若敢袭我一人,定挥军入林,拔窝擒首,剥皮充草!”
郭默一声冷哼,扫袍出案,徐步走出阴隐,直入阳光中,暖阳直照之下,忍不住的眯了眯眼,以手挡光,按剑直行。
“呜……”
庞大的坞堡仿佛城池,高达七丈,长宽不知多少,遥控官道。郭默穿过刀林箭丛,来到坞墙正面,放眼看去,官道到得此地,犹若蛛网,纵横交叉。然,莫论南来亦或北往,皆可一眼揽尽。
此言在理,携民行军,最忌辰长与绕路。即便不成再行盾流,此岭也必过无疑。既得其利,必承其弊!
赤日衔岭,薄盛提着乌木枪,怀揣一纸书,马后挂着半囊茶,沿着蒲伏山道,单骑入岭。“蹄它,蹄它……”红日衬映人与马,马蹄踏影而走,教人望之便折,由但是生怆烈与雄浑之意。
“当以何如?”
薄盛却驱马而前,捧枪道:“府君,此岭虽不若燕尾岭之势,但也有强匪过千!若行强渡,恐其击民,使我军首尾难顾。薄盛与匪首稀有面交谊,莫若由薄盛孤骑前去规劝!即便不得其助,亦定可使其不敢妄袭!”
薄盛!
刘胤浓眉一抖,嗡声道:“参事,山匪尚未答话,何来大义不通?”
薛恭之子薛礼,皱眉道:“过了此岭,再纵穿鲖阳县,经郭、赵二堡,便可入汝南。”心中却道:‘此岭难过,占山能人虽未几,却尽皆为匪。’
往年,石勒之以是容他,暗中,有因。
北宫不敢粗心,拔出腰刀,引领龟阵蒲伏爬岭,待至岭上后,一千五百军卫摆列两侧,挺刀持弓,严阵以待。轻风扫林,哗哗作响,待冗长的步队爬过山岭,尽耗时小半日。
顶盔贯甲,身披白袍,倒拖乌木枪的薄盛!健马如水泄下,卷起白袍随风扬,薄盛来到近前,大声道:“回秉府君,匪首虽未投,然,我等已可安渡!”
乾坤白日,深室当中却昏黄一片。青铜灯冒着烟,吐出一灯如豆,郭默眉头紧皱,案上摆着数封手札。其一,来自寿春,言明晋仕、华亭刘浓将行经此地,除此以外再无它言。其二,来自慎县昌氏,言明华亭刘浓阵斩谢浮。其三,来自与其交好之张氏坞主,言明华亭刘氏军威极盛,一起往北,莫勇于抗。其四,来自燕尾岭……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