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水与舟[第1页/共2页]
“你还真来劲儿了!”没想到本身的讽刺之语竟然被这小妮子给当真了,梁胤昊不由感觉好笑,“当年朕和霍相就是因为顾忌瑞王在朝中的权势,费了多大的工夫才把瑞王调离都城,哪有现在再把他找返来的事理?”
“好了好了,才说了你一句,怎还叫真了?”梁胤昊无法笑道,顺势伸手搂住木清的肩膀。
梁胤昊神采微一滞然,微眯着眼角,声线冷若冰霜。“你是说…太后?”
“臣妾每日都会去太后宫中存候。但是迩来臣妾常常去处太后存候的时候,都见太后老是一副神思倦怠,忧心忡忡的模样。臣妾还感觉奇特呢,明显瑞王已经洗脱罪名,皇上也准他回归封地,为何太后还老是愁眉苦脸?”
“皇上贤明。这岳暄一看皇上不但没有见怪于他,还晋升他为兵部尚书,必然对皇上戴德戴德,更加忠心了吧。”木清笑道,笑容似谪仙般脱俗又带着勾引的意味,让人感觉那般怅惘而不肯定
“此人身为兵部侍郎,位居兵部尚书之下,行事必然到处要看那冯威凛的神采,知情不报也是人之常情。”木平淡淡一笑,轻如鸿毛,适口中吐出的每一字每一句却如千斤巨石般狠狠砸向梁胤昊的心口。
梁胤昊心疼地看着面前这位娇媚和顺又聪慧不凡的女子,只感觉本来乱糟糟的心境刹时就镇静了很多。“还是你有体例。对了,偶然候你多去母后那边给她存候,也趁便劝劝她。”
太后不知从哪听来天子成心尽快让瑞王回归封地的动静,又或者是瑞王用心让太后出面讨情,总之这几日太后是半刻都不让梁胤昊消停。他连措置兵部的烂摊子都忙不过来,还要对付太后,他是赶不得骂不得,只能想尽体例对付了事。
“这题目就是出在瑞王回封地的事情上!”梁胤昊沉沉一叹,“你不晓得,母后已经来畅宜宫闹了好几天了,说瑞王刚证明明净不久,朕不该那么快就让瑞王归去。”
“你如何与那霍培安一样,怕这怕那的。”天子不觉得意道,口气中带着些许不耐烦,“放心吧,瑞王在甫州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朕的眼睛。”
“恰是。”木清一双黑眸深不见底,即使有睿智之光,却显得没有半分豪情。“固然在很多事情上太后能够保瑞王,可她也是瑞王的死穴,只要我们紧紧抓着太后这根线,就不怕瑞王会轻举妄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母子情深也可以是最坚固的束缚!”
木清抿嘴一笑,“太后爱子心切,皇上也要多多谅解才是。”
“臣妾晓得瑞王曾是一代贤王,本不该有所思疑。瑞王虽手无实权,但是甫州毕竟偏僻,正所谓天高天子远,若瑞王真的故意擅自屯兵造器,只怕皇上也一定能及时感知啊。”木清轻柔的话语如羽毛般挑逗民气。
“想不到霍相也有此顾虑?那皇上更要多加谨慎了!”木清蓦地坐直了身子,一脸正色道,“皇上您想想,克日兵部私存兵器一事不就给了我们一记清脆的警钟吗?京畿重地,天子脚下,不轨之徒都敢在皇上和众大臣眼皮子底下干出这类事来,更何况是远在千里以外的甫州呢?”
不过另有一点是梁胤昊没有明说的,也是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这岳暄并非宗亲,背后也没有能够仰仗的朝中权势。如果将他汲引为兵部尚书,他今后必然会对本身惟命是从,毫不会影响到梁胤昊对朝廷兵力的掌控。
“皇上明断,谁敢说三道四?”木清斜坐在梁胤昊的腿上,摸索地问道:“莫非…皇上真的放心放瑞王归去?”
“谁让皇上错怪臣妾美意。”木清假嗔道,撒娇的神采更是让民气生几分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