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1页/共2页]
郑衍停了半晌,又说道:“看到你买了阿谁九扣连环,我又想,你应当不是舒家人。”
郑衍却恍若不觉,略略点头:“好!”顺手关上了窗户。
她拿起茶盅,呷了两口,抬眼时和郑衍察看的视野撞在一起,他的眼眸清澈晶亮,像黑水晶普通,这让舒仪产生一种错觉,如许的瞳眸仿佛能将任何事物都倒映出来。
杨臣走近几步,舒仪细心一看,他眉长入鬓,目如朗星,躯体纤长,姿势美好,笑容间有一丝说不说风雅,让舒仪俄然感觉有些眼熟。
郑衍也走到窗边,一脸迷惑地张望,见到亭子里景象,他蹙起眉,随即恍然大悟,指着火线:“这……这个……”俊脸刷地一下通红,如同染上了胭脂。
郑衍没有回声,舒仪转过甚,见他目光胶锁着亭子,唇紧抿如线,神采有些庞大。
舒仪徒然一惊,半块桂花酥已经到了喉口,却如何也咽不下去。她心想,这时候是不是应当一扔盘子站起家,把桌子掀翻,然后大吼,我舒家人毫不会与刘家人同席而坐,同桌而食,接着还应当把刚才吃的那几块点心全吐出来,最后一甩袖子,发挥绝顶轻功飘然拜别,留给他一个脱俗的背影……
“想不到四公子也有兴趣到这里来,”扬臣仰开端,余光瞥过舒仪,笑道,“何不带着才子下来一聚?”
他言谈间较着对杨臣有所顾忌,舒仪满腹迷惑,眉头微折,沉默不语。
郑衍道:“看到你从墙上跃下来,我想有两个能够,你要不是飞贼,要不就是舒家的人。但是白日又如何会有贼盗呈现在那样的宅第,我猜,你莫不是舒家人吧?
两人走下小楼,已是傍晚时分,亭上的琉璃瓦映着霞光,金翠点点,纱帐被风吹皱,仿佛波纹阵阵,厅内倩影重重,莺声燕语,喧闹中直夹着脂柔粉香。
两人言谈正欢,俄然听到院子传来一阵丝竹声,曲调软侬柔腻,乐声盈耳,如能醉人。
正想着,院内的丝竹声渐息,却换成了一阵笑语,喧闹不止。
“你以高于时价近十倍的代价买下它,”郑衍神采安闲,“舒家的人都夺目地很,哪会有你这么笨的。”
郑衍一反刚才谈笑无忌的模样,才走到楼外,看到院中姿势迥劲的松树,他俄然停下脚步,侧过脸对舒仪道:“那人……夺目地很,你跟我身边,不消多话。”
看到这个场景,舒仪立即猜到了这里到底是那里。启陵家世品级极其森严,士族门阀后辈平常寻欢作乐也不去普通九流稠浊的烟花柳巷,有富朱紫家就专设一个园子,调(tiao)教一些斑斓女子以供士族后辈玩乐。舒仪这才明白,为何那红衣美人一脸奇特地高低打量她,为何厅堂中挂有这般旖旎的诗句,动机方在脑中转过,她侧过脸,含怨带愤地瞪向郑衍:“你……你说这里是酒楼?”
舒仪立即给他鄙夷的一眼,她还没害臊,他倒脸红了,想了想,催促道:“我们快走吧。”
舒仪一阵胸闷,她还想着如何无声无息地遛走呢。悄悄伸手一扯郑衍的袖子,表示他回绝。
舒仪摇点头:“我可不是你肚子里的虫,哪晓得你想甚么。”
两人相视而笑,很有默契地把这个题目揭过不再议论。
舒仪走到窗前,轻推开窗扉,秋末的风带着丝丝的寒意往脖子里窜,她吐了口气,望向院子。临假山川泉旁有个亭子,三面垂下了鲛纱,四个婢女手持碧箫站在亭外。亭内坐着五六个锦衣公子,从他们的姿势举止上,很轻易就判定出是繁华出身。另有几个女子坐在亭中,笑声如铃地传开,仿佛正与公子们调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