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光线拐了个弯[第3页/共3页]
终究在白马寺的琉璃工坊里寻觅到了几个质地上乘的玻璃器,放在太阳光下一瞧,很靠近后代玻璃的透光率了。
“不错,”王小麦指着天空,“诸位应当都晓得,光芒是直线射过来的,普通环境下不会拐弯。是以这个放大镜能够起到使光芒拐弯的感化,这和小孔成像的事理基秘闻同。”
“王助教真是天纵之才,”此中一名司博士站出来讲,“只是不晓得这此中是何事理?”
世人都是点点头,认同了此理。
抛光的事情持续到了第二天赋完成,王小麦对劲的看动手里这块凸透镜,把它放在书籍上,藐小的笔墨都能放的很大。只是不晓得镜片的放大倍数符分歧适要求,这个就不是王小麦善于的了,只能渐渐的摸索。
世人分歧附和下,本该属于王小麦这个制作者的定名权就如许被剥夺了。不可……这知识产权的庇护必须提高,没见人家外洋都是以发明人的名字定名东西吗?甚么哈雷彗星,摩尔定律,哈勃望远镜等等。
然后张徒弟取出了一件让王小麦合不上嘴的东西,一件铜质的游标卡尺。
不过王小麦还是全程的存眷着透镜的磨制过程,以便随时相同。
国子监世人也是围上去,争夺着看着面前的希奇玩意儿。
这第一个望远镜只是一个失利品,放大倍数有限,不过有了第一次胜利的经历,信赖离真正的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就不远了。
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传入耳中,王小麦镇静的逃出了屋外,他最后受不了这类声音,听了让人想他杀。
用卡尺对玻璃片停止测量以后,张徒弟便开端对其停止粗制的打磨。打磨的东西很成心机,是一件近似脚踏式缝纫机的东西。
张徒弟是个念过半百的老者,进了房间内,一句话都不说。起首就将这块不法则的厚玻璃用琢刀和铁钳加工成了既定的尺寸,全部过程一气呵成,连线条都没在上面画。王小麦用木尺一量,和他的要求根基不差,真是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