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满江红之英雄悲歌》 1/1
没有了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章 风雪除夕[第1页/共2页]

只是,这雪下得这么大,地上的雪这么厚,即便岳元帅本日真能出狱,从临安到九江,这千百里路,元帅如何能赶得回家中,与家人共迎新岁?

本日议了和,明日呢?徽宗的遗骸尚未返宋,钦宗还被囚于金地,当今的赵官家莫非就已经忘了靖康的经验么?

但是,这些话,老百姓现在只能藏在内心。

当月,郾城一战,岳家军以寡击众,大破金兵精锐主力铁宝塔与拐子马。随即,于短短旬日以内,岳家军以郾城为中间,再度两破金兵。此三战,岳家军共斩下金兵首级万余,俘获金兵数千,完整突破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成敌”的神话。

注①:大宋期间,宫内惯称天子为官家。厥后,官方在提到天子时,也时不时以此相称。

昨日天一撒黑,雪花便开端纷繁扬扬。本日凌晨,临安城中起得早的人们排闼一看才晓得,这雪竟然下了一夜。地上的积雪,已经及膝了。如此大的雪,临安有多少年未曾有过了?

但是,很多人的心中,另有一个等候。

金人是甚么?

汴京光复。

再说了,上一次媾和后补偿给金人的岁币、绸帛、赋税,诸般各种,有哪一样不是赵官家们自百姓处搜刮而得?现在如果再媾和,不得再割地赔款?赵官家不得再加赋于百姓?百姓不是又得卖儿鬻女?

说你赵官家要谋全部中原的反,老百姓还更情愿信赖一些。

目睹宋军就要雷霆一击,将金兵主力一举击溃之时,那位高坐于九五之位的赵官家(注①)不晓得发了甚么昏,竟然将张浚与刘锜所率的两路主力撤离了疆场,使得一个大好的合围之势变成了岳家军孤军独抗金兵雄师的危局。统统心胸中原之人一边暗高傲骂,一边为岳家军捏了一把汗。

临安城中,到处都是官府的密探。勇于站出来为岳元帅鸣不平的,又或者是反对定和的,官也好,民也罢,要么被杀头了,要么被下狱了,要么干脆就不明不白地消逝了。

以是,这场雪,下得再大一些才好。最好大得大师都出不了门。

这倒也好。

反对定和又如何了?老百姓有几个不是反对定和的?

岳元帅下狱已经有两三个月了。若真是谋反之罪,应当早就定下来了。拖了这么久,那就申明,谋反这档子事儿,底子与岳元帅沾不上边儿。以岳元帅的功劳,只要不是谋逆,有甚么抵不过的?

上年蒲月,金兵再度南下,一起势如破竹,旬余以内直下陕西、河南两路,于靖康之变后二度轻取汴京。全部中原民气惶惑,乃至有很多人生起亡国之悲。

那位给了中原之人无数次奋发、那位给了大宋万民莫大但愿的岳元帅竟然被下狱了!

岳家军乘胜追击,于同月中下旬陈兵汴都城外。金兀术与旗下众将龟缩于汴都城内,皆不敢再与岳家军接战。

除夕纳岁。诸事不宜。

明儿个就是正月了。如果摆在乱世,高傲年月朔路,全部中原便会进入到走亲探友的高潮当中。但是,本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特别是对于临安城中的大多数人来讲,走亲探友的心机都淡了很多。

自古以来,中原何曾有过似本朝如许与外族媾和的?强秦可曾如此媾和?大汉可曾如此媾和?盛唐又何曾如此媾和?当年若非钦宗与金人媾和,又何来靖康之耻?

如何能媾和?如何能白白放弃那般大好的情势,转而与金人媾和?

岳家军中,五百背嵬军受命,率先打击金兵大阵。两边甫一比武,十万金兵列成的大阵便告溃乱,败如山倒。溃败当中,金兵自相踩踏,死伤无数。金兀术率残部夺路北逃,直至黄河岸边,一起竟不敢回望。

没有了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