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1页/共3页]
“局势大定以后,买卖我们天然得做。并且得趁局势稳定,大做特做。只是,我以为,今后的买卖,赢利这一块,我们不能再像之前,将大部分都支出自家囊中了。”黄友元道。
“黄世兄,你就别推让了!这几年,我们几家有哪件事不是唯你马首是瞻?这件事需求多少银子,我们都掏了。你着力。我们出钱。”齐崧道。
“事在报酬。”黄友元说道:“媾和一旦胜利,大金与大宋便是盟国。来往起来,天然会便利很多。我们情愿让利,还怕没有人情愿接?”
“哦?黄世兄有何感慨,说来听听。”若论春秋,庞均庭天然是五人当中最大了。单以年纪论,他即便做不了黄友元的父辈,做个叔辈是绝对没有题目的。不过,对黄友元,从两年前起,庞均庭便以世兄相称了。
“黄世兄快请说!”庞均庭等人同时道。
“黄世兄,与北边儿联络的事,怕是还得请你拿个主张了。这是悠长的事。如果能做成的话,任它将来局势如何,我们这几家,都不会遭到任何影响。”庞均庭道。
“这个……那一边儿,我们都不熟啊。”齐崧道。话虽如此,但能够看得出,他是较着动了心了。其他几人,也用希冀的眼神看着黄友元。
这些年,除了对付朝廷的那些个搜刮,他们几家,可没少向朝廷上的那些大老爷们贡献。不夸大的说,如果将几家这些年贡献给朝廷重臣们的那些银子加起来,便是再建一个临安城,都只多很多了。
“这个嘛……”黄友元沉吟道。
他这一说,陈铭德、严世宽和齐崧同时悚然一惊。
士农工商这个排名,传了千百年了。如果用银子就能让它掉个头,又何必比及他们几小我来做?
听到陈铭德如此说,庞均庭、严世宽和齐崧同时叹了一口气。这岂是银子能够办到的事儿?
“黄世兄,你有甚么好体例,请直访问教吧。我们几家,都跟着你走。”庞均庭表态道。陈铭德、严世宽与齐崧跟着同时点头。
“黄世兄大才!这个别例确切好。如此一来,朝廷那些人,必定会不遗余力地帮我们。”庞均庭赞道。
“现在天下将定,南北将分,金人将稳稳地占有中原半壁江山。几位世兄又感觉,金人接下来会如何做呢?”黄友元道。
“唉!不晓得我们这些做买卖的,啥时候才气有出头之日啊!”庞均庭叹道。
庞均庭等人都明白,黄友元这句话,与其说是在问他们四人,不如说是在卖关子了。朝廷上的那些人,如何能够会看不透这一点?
这一来,齐崧等人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只是,眼看这大局就定下来了。这件事,如果要做的话,还得趁早。如果让那些人抢了先,我们连汤都没得喝了。”齐崧也指了指北边,说道。
“黄世兄的意义是,再将贡献进步?”齐崧紧皱眉头,说道。
“陈兄不必解释。你的意义,黄世兄天然明白。我们也都明白。”不等黄友元开口,严世宽便当即接住了陈铭德的话。他严家做的是铜业,还真离不开陈家的船。这个时候卖个好,对今后的买卖有好处。
“哦?黄世兄说说看。莫非我们这些做买卖的还真有机遇朝前挤一挤?”黄友元此言一出,其他四人同时来了兴趣。
“是的!是的!需求多少银子,黄世兄固然说。”严世宽拥戴道。
“这太平买卖,又做不长了?”陈铭德有些烦恼。
见陈铭德等人都看着本身,黄友元悄悄地叹了一口气,笑道:“苦衷倒说不上。只要略有感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