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惠民政策[第3页/共3页]
下朝后,东暖阁中,玉如妍同萧飞卿商讨此次出行一事。
“皇上有此等壮志,实乃陈国之福。”杨楚亭说,“各国分裂也有百年,相互纷争攻伐不竭,倘若此时能有一个明君圣主同一中原,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玉如妍说:“实在这件事,一开端我也想过,朝廷直接拨款更便利。但是处所官员,如果有贪腐征象,将朝廷拨款中饱私囊呢?与其如许,我们不如省去周折,直接让处所出款,天下创办同一范围的书院。比方说,我们限令他们兴建书院,每个书院占地,师资都同一起来,以三个月为限,到时候我们派人去各地督导失策,哪个州府办事不力就惩罚,反之,我们能够嘉奖。并且直接由各地税收出资,能够让百姓感遭到交的赋税是真真正正用在本身身上。”
杨楚亭点头道:“臣也觉得大学士的做法值得推行。很多惠民政策公布下去,处所官员履行上却各不不异。如果朝廷只晓得公布政策,时候并不拍官员去考查的话,即是没有监督任务。那么政策的公布和实施就没有连接在一起。”
“大学士,为何不让朝廷出资,直接在各地办学,而是在本地抽出税款呢?”萧飞卿问道。
“大学士言之有理。”赵文政赞叹道,“实在关于如何管理处所官员,朕也一向在头疼。前些日子因为中毒事件而激发的余温未过,朕也没偶然候细细考虑。萧爱卿,你羁系户部,是国度财务命脉,你有何观点?”
赵文政则说:“朕要的就是张扬。现在兵变初平,朕即位时候不久,民气未稳。此番惠民之举如果不大事张扬,如何能赢回民气呢?”
赵文政看到奏章后,颠末朝廷会商,同意了玉如妍的做法。
玉如妍领了圣旨出京,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考查了京师周边五个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