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二十二章 会宁县[第1页/共2页]

才六岁的肖三郎当真了,哈喇都流出来了,难掩委曲:“大伯为甚么只带大哥去吃好吃的?”

菜多的时候,一文钱就能买两斤。

这些天,都是大好天,固然热的让人不想动,但好处就是一起都能捡些干枝当柴火,现在也临时不缺柴火。

现在的黄瓜,没成熟前是浅黄色,成熟后是金黄色,比拳头还粗。

还别说,肖二叔不愧是杀猪的,又长得人高马大,哪怕比来这几天瘦了些,还是能算是结实。

以后的路上,吴家兄弟也会跟着下来走一段路,和肖大郎他们一起打过猎,下过鱼篓。

吴老爷还特地拿出酒和肖家父子三一起喝,也趁机和他们交了底,提及自家mm固然是妾,倒是良妾,还运气好生了宗子。

肖家父子几个内心也明白,吴老爷口中说的‘安然’是甚么意义。

肖老爷子怕人多不承平,就号召两家人一起做饭。

连走了六天后,终究路子会宁县。

究竟上,逃离的百姓,能带走的只要紧急的银钱衣物和家里的存粮,或者是地里能收的粮食。

这玩意沉,再加上能摘百十斤菜蔬,她干脆让肖二郎跑归去找自家爹赶着骡车来运。

肖綉恐怕他一头栽下河,从速上前拉着他:“谨慎点,这河水看着不浅。”

更多的百姓家,偶然候就干脆把吃不完的菜用来喂猪,喂鸡鸭。

还别说,两家孩子这一走动,干系就和谐了很多。

像黄豆,花生,玉米之类的,现在这个时候固然还没成熟,但是嫩的风味更佳,人家肯建都会收走。

“看这边河里有鱼呢?”东盼西顾的肖三郎指着河里蹦起来还没巴掌大的小鱼,镇静的直叫,随即一脸遗憾:“可惜我们没有带鱼网,也没鱼篓!”

他立马让婆子煮野菜粥,还不忘提示肖家人也煮一锅野菜粥就行。

“吴二哥运气不错啊!”肖筱也过来摘了一根,也用帕子搓了搓就开吃。

这才走了六天,大米就剩下四五十斤了。

别说肖家人开端摘菜,就连吴家三兄妹也跟着摘菜。

吴二郎恰都雅到黄瓜架子上有四五根巴掌大的黄瓜,立马摘了,用帕子把黄瓜内里的小刺搓了搓,就大口开吃:“你们快过来,这边有黄瓜。”

“还是三女人想的殷勤。”吴老爷担忧不翼而飞,内心就不肯意喝野菜粥热:“那我们还煮粥嘛?”

他们倒不是真的为了去找东西,纯粹是想借机和肖大郎他们搞好干系。

吴家兄妹三人也跟着他们去捡漏。

吴女人也会过来和肖家姐妹一起说话,会帮着一起去找野菜。

每家厨房里,那真的是洁净的能把耗子给饿死,连一粒米一点油盐都没剩下。

很多人家大门都是被踹开的,内里桌椅篮筐都被乱翻在地,另有一些被打碎的水缸瓦罐之类的,明示着这里曾经被官兵或者盗匪,又或者是想趁机占便宜的人来帮衬过。

现在她就盼着会宁县是真的会让人安宁,能让他们出来歇两天,再弥补一下米面。

不过是为了撤销他们不该有的动机,也为了路上万一出状况,肖家人也能搭把手,而不是把他们当作累坠。

他们这一起上也看多了举家避祸的百姓,马车比较少,骡车倒是常见,看到最多的还是牛车,多数百姓也只能靠双腿走路,搀着老的,牵着少的,或者是推着独轮车的。

只要他们能安然寻到人,绝对会被安排安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