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声名传坊间[第3页/共3页]
回府以后,杨国忠以身材抱恙为由闭门谢客。京兆府少尹王寿便在此时登门拜访,杨国忠连府门都没让他进,只让家奴传了句话,统统遵循唐律审判措置崔安国射杀裴济之一案。
要做一个合格天子,就不能过分依靠臣子,不然就会堕入万劫不复的地步。究竟上,李隆基对待本身身边的臣子,也的确是秉承这个原则。但是他毕竟老了,在边将节帅的任用上,就不免呈现了这类过分倚重而又不恩威并施的弊端。
但是天子却一言不发,一双因为衰老而呈三角形的眼皮底下,眸子里射出了寒若冰霜的光芒。
李隆基是个极聪明的人,任命宰相都有着很强的目标性,前半生他力求灿烂大唐,任用的都是些治世能臣,如初期的姚崇宋景,中期的宇文融张九龄等人,这些人很多都不是那种趋炎附势之徒,但都有着首屈一指的干才,使得大唐蒸蒸日上,国力一日强过一日。
大唐天子李隆基对这个mm看起来甚为照拂,乃至承诺能够在合适的机会,加封裴济之为建国县侯。杨国忠悄悄腹诽,在这之前,天子对霍国长公主为子求册封,但是持悲观态度的,本日竟一变态态,看来也是年事大了受不住这女人的眼泪。
这等措置体例本来就有现成的例子可循,但天子亲身召见却毫不是想听杨国忠说这些废话。崔安国事涉刺杀大臣,现在又闹出了这等闹剧,还被抓了现形,乱了都城民气,该如何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