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忠魂草离离[第1页/共3页]
此时摆在秦晋面前有两条路,一是转进长安向大唐天子李隆基报捷。二是到陕郡去,与高仙芝和封常清会晤。
乌护怀忠的回应毫不踌躇。
秦晋却指着一条通往东面林地间的羊肠路道:“翻过岘山,往陕郡去!”
“高大夫怎的如此粗心,竟中了崔乾佑那狗贼的奸计!”
说罢,乌护怀忠转头问了一句:“秦长史就是在新安大败俺同罗部的县尉,诸位可愿服从号令?”
思来想去,秦晋委实感觉,昨夜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亲眼确认边令诚被叛军所杀。但以昨夜的景象而论,阿谁阉竖并不通兵事,想要安闲的满身而退,也并没有那么轻易。
“是崔乾佑!”
“将军,秦长史还在谷中呢……”
悄悄吐出了两个,一块堵在秦晋胸口的巨石,仿佛也随之消逝。
……
到当时,损兵折将又连连失土,就算神仙也难再救下他们的性命!
“秦兄弟想岔了,吐迷度兄弟于俺有恩,为他报仇责无旁贷。崔乾佑于李万忠趁人之危,凌辱按同罗部太过,害了吐迷度兄弟,这是私仇。新安一战,俺与秦兄弟各有其主,公战而死,堂堂正正,私仇公战毫不能混为一谈。同罗部懦夫夙来爱护强者,能在秦兄弟麾下效命,恰是俺们求之不得的。”
秦晋长长叹了一口气,就算崔乾佑被迫撤兵又如何,一战丧失数万唐军,对陕郡乃至天下唐军的打击,将会是难以估计的。他乃至担忧,这将会导致高仙芝提早烧掉太原仓,带着雄师退守潼关。不,弘农郡尚在崔乾佑手中,高仙芝若撤,只能往河东而去,再迂回往潼关。
“监门将军尚在内里断后……”
“这些唐军都是从陕郡来,应当是高大夫的人马!”
半晌工夫,他们来到湖边,却被面前一幕惊的肝胆俱裂。
有了郑显礼的提示,秦晋不再游移,欣然采取了乌护怀忠的投效。
此时,偷营胜利的高兴已经被无尽的阴霾所代替,统统人都暮气沉沉的,仿佛方才经历了一场大败。
“秦兄弟莫非就是那声望赫赫的新安县尉?”随即他又一拍脑袋,“如此智计勇武,除了秦兄弟还能有谁?”
秦晋一行人不敢明目张胆的走驿道,弘农郡向东到陕郡的驿道多数都被节制在崔乾佑的手中,只能沿着荒地一起往东北方向奔驰。何如雪深草密,自天亮今后两个时候,才走出去不到三十里地。
“秦长史何必忧愁,昨夜烧了军粮,崔乾佑就算有回天之力也再变不出粮食,想来这一两日就会像斗败的豺狼,夹着尾巴滚蛋!”乌护怀忠表达了他的观点。
秦晋晓得,乌护怀忠和他的同罗部在唐军手中吃了大亏,不成能心甘甘心的归顺唐朝,与其强求将来变成祸害,不如现在就摊开来讲个明白。起码有着两次并肩作战的经历,他还不想现在就翻脸。
他们却不敢在此处多担搁,恐怕在四周会碰到叛军,透露了行藏。在这类开阔地上,一旦被马队发明,想要逃脱几近是不成能的。一行人半晌以后又沿着大湖持续往东北方疾走,奔驰了约有小半个时候,在一处背风的山坡处停了下来。
而岘山林密草盛,这场大火不知要烧到何时才气算完。
实在,乌护怀忠所领的数百人仅仅是同罗部溃兵中的一股,那一夜新安恶战,半数以上的同罗部胡兵分离崩溃,至今不知有多少漫衍在新安以西到潼关一带的三崤大山当中。
时候回溯到大战当夜,岘山林地外,边令诚与百十唐军暗藏在一人多高的灌木丛中,陡见山谷内火光大起,心知秦晋和那蕃将已经事成。又等了半个时候,火光早就冲天大盛,秦晋等人却仍旧没有出来的迹象,乃至连半点动静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