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君臣心思异[第3页/共3页]
几名无足轻重的小官的上书,最后并没有在百官中引发多大的风潮。毕竟绝大多数人的目光都在紧盯着杨国忠,谁都晓得杨国忠与秦晋有着不解之仇,只要他不脱手,就代表着对这件事持有谨慎的态度。
事情的突变,远超杨国忠预感,这两小我都不自量力的替已经成了半个死人的太子李亨辩冤,除了不自量力以外,就是自讨苦吃。
但在光荣之余,杨国忠又有几分懊丧,因为天子措置了那几个上书弹劾高秦二人的边沿小官,就即是直接向朝野表白了他决意保全高秦二人的情意。
“这个杜乾运,不给他点色彩瞧瞧,是真不晓得杨某的手腕!”
这且不算,那几个心有妄念的小官就更是蠢到了顶点,公开让李隆基严惩高秦二人,并直指高秦二人是太子一党。
这让他嗅到了一丝分歧平常的味道,半月以内打造万张“神臂弓”是绝对没法做到的,但其背后所包含的讯息却让人不觉颤栗。
两位见面以后,相视一笑,高秦二人主动入瓮,是个绝好的机遇。但鱼朝恩的应对措置之法却与杨国忠略有分歧。
郑显礼并非世事懵懂的纯真武人,对于天子的这套制衡之道,也或多或少有所贯穿。只是,他有些想不明白,这类制衡之道在承平风景天然也无伤风雅,但眼下但是内忧内乱,在外有安禄山的叛军虎视眈眈,传闻入夏以来,潼关以东以及河东等地已经产生了数次苦战,大战或许已经迫在眉睫了。在内,长安方才经历了一场兵变,固然涉及范围未出关中,潼关的哥舒老相公也未受影响,但于民气毕竟是粉碎性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