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突破口――义仓[第2页/共2页]
为此他拿出了四十石谷子,并立了端方。一丰年景,就四六交息;人亡家破,有庄产抵垫。你有非常炊产,就给你借五分谷,有五分炊产,吃二分谷,活着欠不下,死了也骗不走,如果没底垫根据,你就只好朝南撅起屁股喝西北风了。
这世道真是乱了,连个高低尊卑都没了。李仁庆赶着空车往回走,不住地点头感喟,李家这是要完了,这帮穷小子没准正等着吃大户,砸大头哩!
“村庄里的人对这个义仓但是恨之入骨,但说法不一,有的说四六交息是老端方,动不得;有的说,李家如果不承诺免掉这个端方,就砸石碑,给他往金字牌上摔狗屎!”孟有田很自傲地说道。
厥后,李大怀听到风声,说是邻村高低,人们都要向他来借粮,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自古常说:灾荒灾荒,灾出荒乱,众口难堵,哀鸿难欺。他听了这个信儿非常惊骇,抓耳挠腮,捉摸了一天,让他想出一个万无一失的妙法,那就是建立义仓。
李大怀想了想,象是自言自语地说道:“传闻别的地儿六离会闹得挺火势,也不晓得他们是个甚么章程?”
“他觉得咱贫民眼皮子薄,几石麦子就打发我们了。”强子翻了翻眼睛,不屑地说道。
“看来,李大怀确切老奸巨滑,我们来硬的天然是行,可要让全村人都佩服,打下他的威风,就得有真凭实据。”孟有田的眼睛眨巴着,还真是一副狗头智囊的模样,“义仓,这个事儿俺揣摩了好久,是李大怀的把柄,也是压在乡亲们心上的一块石头,只要在这件事上斗倒李大怀,才气让大师伙的心活出现来。”
这真是条哄人的狡计。明面上,义仓里的粮食好象一短欠,就是他李家掏腰包,实在不然,四六收息,他李家该很多少利,慢说短不下,就是短下了,他再补上,再放出去,也还是四六收息。
李大怀坐在太师椅上又想了一会儿,让人叫来李仁庆,让他给巡村队送去几石麦子,就说是犒劳他们打跑匪贼。现在尽量稳住李家在十里村的职位,等找到体例再说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