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密归京都[第2页/共2页]
初春三月,草长莺飞,这是一个风景非常娟秀的村庄,四周环抱着苍翠的群山。山下,有棋盘似的农田,绿竹掩映的村舍,柳丝垂条的水池,另有一条蜿蜒盘曲的小河涓涓地绕村而过。
“那大嫂一家靠甚么过日子呢?”
“我另有两个儿子,都在土里刨食,一家子全指着地里那点收成过日子。”
“难不成几位客长是官家?小妇人有眼无珠,刚才胡乱嚼舌头,几位官人千万别见怪。。。。。。”那妇人明显为本身刚才嘴上没个把门的,骂官府无能而心胸忐忑。
“对,天大的事情先放到一边,等明天酒醒了再说。”唐仲也被杨柯的情感传染,大袖一挥:“公子请看,我还给你带来了一小我。”说罢,用手一指火线。
“大嫂,他们都是些甚么人啊?此地何时有了驻军的?”年青人探听到。
年青人微浅笑道:“大嫂,你的茶很好喝,下次我们再来喝你的茶,听你骂官府,这帮当官的,欺软怕硬,看着治下之民刻苦,却不闻不问,明哲保身,太不是东西。大嫂你骂的还轻了,要我说,就是一群尸位素餐的狗官,白白耗损民脂民膏。”说完,带领动部下出了茶棚,翻身上马,奔驰而去。
“这些遭瘟的官军,又不晓得干甚么天杀的好事去了。”那妇人看着一行人远去,狠狠的啐了一口。
“是啊,小妇人就是本地人,在这里住了好几代了。”那妇人一边用抹布擦拭着茶桌,一边嘴里也不闲着,看起来就是那种热情快肠,脾气直率的人。
杨柯微浅笑道:“老夫子,幼芳,我们就别站在门口餐风饮露了,我们肚子早就咕咕叫了,从速开饭吧。”
唐仲哈哈大笑:“和本来比拟,公子又多了几分真脾气,这是功德啊。看来这半年多,公子是和虎帐里行伍的后辈打成一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