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春[第3页/共3页]
兵马半生了,也见过那么多尸横遍野的场面。从未见贰肉痛若此。
宇文泰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这几年过得快,人的设法也变得快。是该和他劈面谈谈了。”
“当年思政是高欢部下的大将,极受正视。太昌元年他就力劝孝武帝西奔入关,永熙二年孝武帝携其一同入关。至今整整十五年了。”
到了这年蒲月,天子又大封有功之臣。宇文泰被进授为太师,已经移镇河阳的如愿亦进为柱国大将军。又因为他多年来克下溠、守洛阳、破岷州、平凉州等功劳,给他的几个儿子都封了爵位。一时门庭灿烂,贵不成言。
宇文泰说的是前几年在同州的时候,他大宴朝臣,酒酣耳热之际便有人发起游戏。宇文泰便解下腰间的金带让大师掷骰子,先掷出五个玄色者可得金带。当时群臣都掷遍了也没人赢下金带。最后轮到王思政,他未像世人般嬉笑,而是面庞严厉地对宇文泰说:“王思政羁旅归朝,蒙丞相以国士之遇相待,方愿经心效命,以报知己。六合知若我诚恳,愿一掷即为卢;如我心胸不轨,神灵亦不容我,我愿死于此时此地,以谢丞相。”说完拔出佩刀放在膝上,抢过筛子便扔。当时满座皆惊,宇文泰亦大惊失容,仓猝制止,筛子却已投了出去。
当时高欢尚在病中,高澄作为宗子,大抵急于要立下功绩,以便将来秉承父亲的爵位时能够服众。
大统十四年的夏蒲月,宇文泰奉太子西巡,一向远到北长城,又在长城脚下大狩。传闻也颠末端河阳,独孤公子又劈面要求他,要求还朝。宇文泰未允。以后两人密谈一夜,旁人不知内容。但那夜以后,独孤公子持续留在了陇右,不再提还朝之事。
在伴随太子西巡以后,传报东线不稳,邺城那边仿佛正在往边疆调兵。因而宇文泰又带着我和孩子们举家迁屯到东雍州。
我不悦:“美意容你娶个年青的返来,好过日日对着我,看也看腻看烦了。你倒来笑话我。今后便是你想,我也不准了。”
众将皆劝宇文泰退兵,宇文泰执意不肯。城已破,人已亡。他要亲身为王思政收尸带回长安厚葬。
毓儿遥遥一看,立即扶剑说:“宇文泰的宗子亦不会甘于人后!”
他的脸在烛光下显得讳莫如深。半晌,又说:“独孤信克日连上三本,俱陈在陇右岁久,启求还朝。”
也有人说,王思政以八千人对抗高欢倾国之兵长达一年,固然城破投降,也是为了保住城中军民,亦不失壮烈。要求宇文泰不要再究查。
宇文泰哈哈一笑,说:“好!但愿如此。”
城破半日以后,大水终究垂垂退了。
但是即便艰巨若此,王思政带领的军士无一人叛变。可见其声望。
颍川的战事一向拖到来年春季。高欢的宗子高澄见久攻不下,亲身领兵声援。
宇文泰最爱他,常对人说,将来能担当他的人,必然是宇文邕。
我悄悄抚着他的胳膊安慰他:“你别太难过。或许王将军吉人天相,或可逢凶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