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0章 中秋诗会[第2页/共2页]
此次中秋诗会,除了橘子洲上,别的还多了一些游江小舟。湘江之程度阔,在上头泛舟,倒是个不错的主张。
“……”
潘超黑着个脸,“干吗非得我丢脸啊,我但是文曲……”
留正的一通夸奖,让李伯言头皮发麻,甚么鬼,经天纬地,本身只想发财,顺带着帮帮灾黎啊,“真是折煞晚生了。此次治灾,乃各州州长同心合力,维稳粮价而至,非伯言一人之功,仲至公此言,实在是太汲引晚生了。”
“潘子,你跟阿葵好好交换交换,我这太忙,待会儿就估计不到你了。”李伯言从速麻溜地尿遁了,这待会儿诗会,出洋相了可该如何办?
“不准!”
“务观,谁来了,怎不先容先容?”声如洪钟的老迈之音,从李伯言背后响起。
“你听着,水悠悠,路悠悠,模糊遥山天绝顶,关河又阻修。”
宋词的繁华得益于晚唐和五代词人的尽力,南唐李煜一句“问君能有多少愁,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已将词晋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宋朝,“诗言志”上面的“歌永言”,已换成了“词言情”。在这类期间背景下,词能不火吗?
李伯言搂过潘超的肩,说道:“待会儿,你就泛舟去,别插手诗会了。”
“潘子,你咋也来了?”
“我估摸着,待会儿作诗不过乎以景为题,这么的,我现在教你一首简朴的,甭管应不该景,能拼集,总比你这卧春要强。”李伯言也是懵逼了,还整这么一出,这潘超此后就是个定时炸弹啊,这么咋办是好?
“……”
“下阙是……”
“长辈李伯言,见过留仲至公。”
对了!
我老奶奶都不平,就服你陆放翁了,这么多书童,你竟然让仇姐姐上侍女?上前的脚步不住地加快了……
“我教你的那首?”
“子充回庐陵了。说是想到家中看看,闲住些日子,如果子直筹办立新学了,再去请他也不迟。”
诗会上多为唱酬,所讲究的端方甚多,乃至于别说李伯言、潘超之流,就算是赵葵、赵范都不敢上桌,乘坐小舟鸟悄地溜了。
李伯言唬了一大跳,卧槽!又是一巨擘啊!
留正跟赵汝愚搭过班,之前孝、光二朝,便已经是当朝重臣,周必大名气大,是因为他的文气,但是留仲至如雷贯耳,真的是赵宋王朝中的贤相名列。
“如许啊,也好。”
赵葵与潘超春秋相仿,笑道:“议逊兄,既是同门,赵相怎能厚此薄彼啊。”
“是啊。”
李伯言一愣,旋即笑道:“放翁啊,子充公怎没过来?”
留正听到赵汝愚的声音,有些冲动地循名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