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6章 陆续赶来[第2页/共2页]
“……”
橘子洲头,李伯言饮着杯中红酒,仇巾眉此次未曾跟来,他在想着,这会儿,估计是在庄子上,逗弄着二狗吧。一想到那躺在大胸之上流哈喇子的二狗,李伯言便汗毛乍悚,摇了点头。
“伯言,此物嚼之喷香,真是从你那庄上种出来的?”
参军从文,救不了大宋!
天南地北,还在星夜兼程,赶往潭州的理学儒生,做梦也想不到,李伯言布下的星罗大局,不在晦翁,而在于剑指天下儒学!
“叶正则?阿谁陈傅良的门生?他怎敢如此做呢?”
“子燔,不得胡说。”朱熹说道,“这钱,如果你们要替我还也可,还了便走,不成在岳麓逗留。”
黄幹替朱熹倒了茶,问道:“先生之前所说的一网打尽,是何意义?”
“赵相公?哪个赵相公?”
“这话说的,对了,切磋义理万物,晦翁但是从周易、洛书等上古经文当中调集所得,你看,要不要我替你补习补习?临时抱抱佛脚,总比甚么都不晓得的要强。”
杉庵以内灯火阑珊。庵中几株水杉随风摇摆,虫鸣声此起彼伏,暮春的时节,万物都在疯长着。
“十几人还不敷。”李伯言与之举杯,目光通俗地望向江上渔火。
“如此说来,皆是此子之意?还是赵相公授意?不可,我得去趟永州,劈面问问赵相公,是如何教出一个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门生!当初赵相蒙难,是谁不竭上书建言?教员落职罢祠,也是因赵相而起,现在背叛相向?”
……
暮色四合,岳麓书院的学子们挤在杉庵前,看着多出来的十几个士子名儒,这些可都是早已落第落第,走上过宦途的士子,在他们眼里,那都是偶像。大宋冗官题目严峻,那都是因为蒙荫而至,每三年停止的科试,还是仅仅几百人,能科举取上功名的,那都是人杰。
蔡元定坐在晦翁边上,算起来与晦翁亦师亦友,也见过李伯言,便道:“莫非是这小子又来劝晦翁改革理学的?”
两人坐回到小桌边,吃着炒好的花生米,不过日子过得久了,又无密封的包装,有些不脆了,下酒倒是可行。红酒配花生,这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是多么奇葩的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