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0章 檄文风波(第三更)[第1页/共2页]
潭州岳麓书院
赵葵还想出言辩论,被一旁的师兄喝止了。
李伯言咋摸着嘴,道:“大抵是因为讨伪檄文吧。”
因为一篇讨伪檄文,赵秉辰整宿没有睡好觉。现在看李伯言的眼神,的确就跟看亲儿子一样。要去潭州讨伐朱熹?他若不是永州知州,他都恨不得想跟着李伯言一道前去,此等功德,不说胜利与否,如果传光临安,向来韩相爷也会笑得合不拢嘴吧。
他没想到,因为本身的行动,连赵秉辰都大力资瓷,直接将永州营都给调来了,真是有些“过分”了,不过他很喜好……
乾道三年,朱张会讲,时人描画“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可见当时之盛况。也奠定了老朱在大宋儒坛的职位。三年之前,老朱重临岳麓,已是“环球无敌”的老朱,这回重整书院,就连书院教条,都是由他钦定,可见现在的岳麓当中,老朱的名誉有多高了。
“我赵葵,还怕那群冬烘不成?前些日子,就单论此书好坏罢了,那几个自恃正统的痴人,就一个个跳出来,显得很不屑似的,目中无人。我看,这个李伯言,恰好治一治他们这些冬烘之气。”
不过作为永州一把手,他不敢擅离职守,但为了给李伯言壮阵容饯行,特地将永州营一千营卫都拉到了柳子街,吓得刚上船的叶适差点一腿软,翻下船面。
叶适的确想一口血吐到李伯言脸上,这的确比发给晦翁还可骇。
讲堂两边,现在岳麓的学子们分为了南北两派。南斋学子大略力挺叶蹭叔的这本《大宋经济论》,以为其乃是治国良方;北寨学子,则人数更显浩繁一些,约有八十余人,围聚在一道,人手拿着一张“讨伪檄文”,情感激愤。
“叶先生若能来岳麓,吾等之大幸!”
“欺人太过!你看看此子浮滑之语,的确是将晦翁、慈湖先生不放在眼里。他若赶来岳麓,我章之夫头一个将其骂得狗血淋头!”
五十艘三桅商船,开端了它们的处女秀――进军潭州。这一次,不是物流商运,而是纯真的试航。
“呵呵,现在乃晦翁治学,你们南斋的门生,早已是群龙无首的流浪之辈罢了,有何好自居正统的?”
赵葵刚要站出来,便被王遂挡在了身后。他们这些人,当初都是师从张拭的南轩学派。至于北斋的这些,大略都是因为晦翁以及慈湖先生,慕名而来的理学后辈。两边互不相让,模糊有对抗之意。
“容不下,也得容!”一边之人目光炯炯,豪气逼人,“这边讨伪檄文,写得好!大有当年陈琳的《讨贼檄文》之派头,读之快哉!”
北斋一些忿忿不平者瞋目斜视,怒道:“方才谁说,叶适来岳麓是大幸的?”
除了韩启山带来的营卫,过来凑热烈的人,竟然都稀有千之多。叶适本来是想瞒着赵汝愚,本身跟李伯言偷偷溜去潭州怼老朱,这下好了,全永州人都晓得了。
赵葵缓慢地窜了出来,怒道:“欺我南轩无人?打死你个王八蛋!”
“骂?一介商贾,竟然放肆如此,依我看,就该打归去!”
“不过我在湖南披发了一万张,想来晦翁应当是传闻了。”
相较北斋,南斋当中的二三十人,则显得有些出乎料想。当中大略都是一些初入岳麓,尚无建立的年青墨客。
北斋当中,振臂高呼者比比皆是,不出李伯言所料,固然理学沦为了伪学,但是老朱的死忠粉,还是有很多。
“诸位师兄见笑了,方才不过是我等在开打趣,想来是诸位听错了。”
就如许,南北两斋的门生,因为李伯言的一片讨伪檄文,厮打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