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年节礼(上)[第1页/共3页]
“如果真论起来,也算不得伴读一说,反倒更似公主伴游。”不免扶了扶额,哂笑一句。
以是,深知此中利弊的太太王氏,才略透露一句心中不忍,便就此定下了此桩。毕竟保全全部卢府大事,才是顶顶要紧!
无需多想,将庶女记在名下,便唯有婚事一桩。细想之下,公然年方十四的卢家二娘,勉强也算正逢待嫁之时。如此一来,席间世人也已是悄悄点头,本来就听得旁人议起,这卢府的当家主母是既无能又漂亮,这般看来也的确如此。
听着太太这般一提,那才被丫环扶过一旁的吴姨娘,愈发是止不住的抹眼泪。倒不是,太太没将此事办得昌大,她心有不甘才痛心疾首,而是喜极而泣!
当日被太太特许了俩母女,再叙一晚,更使得那旁吴姨娘是连连叩首。在官家为妾又怎会不明,这是太太美意,旁人家只怕早就断了母女联络。更有甚者,多数要将这再无用的生母,打发了出府才好!
散了席后,花圃徐行,更有人开门见山提示一句道:“想那年他府上大蜜斯嫁入了翰林世家,当可说是可贵二字。现在能将庶女记在名下,必也是门相称的权贵之家,才是!”
细想起来,也唯有当初小姑出嫁前夕,卢府才有过如此景象!这般看来,二娘入宫伴读确是真的。直到本日,这大奶奶魏氏才不得不放下心中幸运,确认了此事的真伪。
再说现在本就正逢腊月时节,各家送来年节礼的便不在少数。猛一听得,卢府太太请了世人去饮宴,便是止不住的猎奇心起,直到席间闻听得,是有关他府中庶出的二娘,记在王氏名下之事,不免已是面面相觑之势。
得了这般刻薄之意,哪还涓滴的不满。由一介庶女,转眼便成了府中正儿八经的嫡蜜斯,已是万幸。更不提年节以后,便要随行常伴公主摆布,即便是那端庄官家的嫡出女儿,也需选了再选后,方能定下的大喜之事!
单是由猜度出卢府之意的亲戚们,充作年节礼奉上的便已是占了6、七之数。看得一旁,前来帮着遴选的大奶奶是羡慕不已!曾多少时,本身那身为毅州首富的父亲大人,也未曾为了一个庶出的丫头有过这般地豪侈之举!
一听这句,同业之人中便有了拥戴之声。是啊!现在这他府上就连那半条命的二爷,都在户部走顿时任月余了,即便再不顶事,好歹也是个官身了。如果下次科举之时,府中宗子再一得中,乃至于入了殿试,也是何尝不知之事哦!
太太最后一句苦笑,在场之人有谁不明。虽说老爷也是为了安定卢府之利,才想借此之际。将庶出的女儿送入宫中伴随皇女摆布。只是他现在在只要从四品的官职,如果上报之人倒是姨娘庶出。未免不敷尊敬。唯有将其记在正室名下,成了名正言顺的卢府嫡蜜斯,才是上上之选!
毕竟在旁人眼中,比起那病秧子二爷来,卢府的嫡出宗子好学聪明的名头,倒是极早之时便有耳闻。只不过前次那回才俄然间,让厥后居上的二爷占了先机罢了。
提及这位皇贵妃所出的玉屏公主来,不得不让人高看两眼。先说其外祖家,乃是当年建国四将之一。更别提,他田家历代所出的军中良将,比起余下三家来也是不遑多让,反倒将当年为首的唐家,给生生比了下去。
事不宜迟,不待老爷年关回转,当晚后院中的吴姨娘,已在得知此过后,喜不自禁!顾不得抹干泪痕,便疾步领了闺女在太太面前是磕了又磕。
略尝了口茶水,已是浅笑着问向那旁的宗子道:“你父亲信中可曾提了,要将二娘记在我名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