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木匠和鲁班术[第1页/共4页]
旧时的木工行业有严格的师承,能达到收徒的水准天然有人们的口碑,另有木工同业、保人的评价――旧时一户人家后辈要拜师学艺做木工,先要找到一个保人,由保人来保举木工。
记得爷爷当时哈哈大笑,说《鲁班书》不过是一套古时传下来的木工做木工的参考指导册本,并没甚么神通和把戏,现在的木工没人会甚么鲁班术。(或许有读者见过这类《鲁班书》,实在就是一本指导木工们如何打制房屋家具的课本,也有叫《鲁班经》的。)
在畴昔,木工一年大多数时候会吃住在店主家里,因为畴昔的木工活大多都是长工,比如为店主造屋子、打制成套家具,不是三天五天就能完工的,在店主家里常常一干就是数月乃至半年以上,绝大多数的店主都比较恭敬请来的木工,赐与木工高规格的接待。
木工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内涵和技术传承的职业,古时木工等匠人在“士农工商”里划作“农”一类,仅比读书仕进低下一等,固然也会被一些官绅、大户人家轻看,但是在旧时占全数人丁98%以上的老百姓、文盲白丁里,木工并不是一个卑贱的行业,一户人家有子孙学木工,都会很慎重地去打理和运营,贫民家乃至还学不起,因为做木工拜师学艺需求必然的财帛铺路,并不美满是明天所谓的只要那些没文明、没本领的人才会去做的行业。
动笔写这本书,固然逃不了收集小说的俗套和窠臼,但笔者怀着对木工的敬意特别是对爷爷的记念,在渐行渐远的木工们所投下的背影里撷取一些传闻的浪花,虽为博君一顾,亦是为了忘怀的记念。
见笔者很绝望,爷爷又说了一句话,他说世上有很多种(也就是有多个版本)的《鲁班书》,但没人晓得哪个版本上有神通和咒文,起码他和他的同业手里的《鲁班书》都是浅显的木工参考指导册本。
其次,木工的《鲁班书》只能给他要持续处置木工行业的子孙或是其门徒看,如果其子孙、门徒不肯意做木工,要改投其他行业,却看了其《鲁班书》,那这子孙一辈子则只能做木工了!今后不管他改投其他任何行业,都学不会,也做不好……这听来仿佛有些吓人,仿佛有一种奥秘的谩骂覆盖在书上,当时听的笔者菊花一紧,因为笔者在博物馆里平常看过几页《鲁班书》。
而传说中木工一身都是辟邪的器物,比如木工的斧头、伍尺,另有锛子,都是鬼邪阴物惊骇的东西,特别是木工的墨斗,传闻墨斗是能够用来捉鬼镇妖的,墨线一弹,鬼邪俱避。
旧时,店主即便再穷,请木工到家里干活,酒肉茶水都会接待到位,另有很多端方要遵循。传说中一些地主老财因为鄙吝而对请来的木工接待不周或是剥削人为,从而遭到了木工的抨击。
千百年来,恰是因为会鲁班术的木工极其希少,以是那些会鲁班术的木工的传说才会在木工行当内和官方传的神乎其神。
再加上当代人居住的房屋、糊口用的家具,已经摆脱了畴昔完整要靠木工亲手打制的桎梏,当代修建以钢筋水泥混凝土工程居多,需求的木工活越来越少,而当代家具很多都是工厂机器和车床压抑打造的,同时,大量电开东西和易于便利操纵的当代东西的发明和提高,让很多工匠都会两手木工,比如现在的装修工人,泥水匠、水电工大多都会点木工。
记得有一次笔者乘爷爷外出做工,笔者在他的堆栈里翻箱倒柜地搜索他那本《鲁班书》,不但没找到,还被爷爷返来后狠狠打了一顿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