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龙争大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1页/共5页]

“殿下明鉴,旁人的府上殿下是不好去的,可有一人府上殿下不但可去,还是必须去的,这事情到了根底只怕还得落在那位老爷子的头上。”纳隆哈哈一笑,说得倒是很多,可却卖了个关子,并没有说出是何人府上。

“啊。”李泰愣了一下,咬了咬牙,恨声道:“父皇好狠的心,生生将本王统统的统统都抢走了,唉,本王好悔啊,该早些脱手除了小九,现在悔之晚矣!唉,他们,他们……”一想起那些昔日环绕在身边的朝臣们现在连门都不肯上,李泰便再也说不下去了。

莫离轻摇着羽毛扇,不紧不慢地说道:“即便殿下不去说动李药师,只怕到了头来圣上还是会去寻李大人拿主张的,殿下觉得如何?”

苏勖笑着摇了点头道:“殿下不必操心了,陛下不会同意的,这事理很简朴,陛下要考查的是殿下的才气而非老朽之能,是故,这均州只能由殿下本身去,老朽实没法伴随前去,殿下只须记得一条便可:与民生息,不管殿下欲行何事,先要考虑到公众之好处,只须服膺这一条,稳稳做去,快则三年,迟则五年,就该是殿下回京入东宫之光阴矣,老朽自可在京师为殿下观风。”

李泰冲动地站了起来,再满地狼籍的书房里来回踱着步,猛地一停顿,抬起了头来,眉毛一扬道:“姑父所言本王自当服膺在心,京师之事就摆脱给姑父了,‘思泽’人手除跟本王去均州者外,主力全数留在京师,该如何利用全凭姑父做主。”

“哦?何时?”李泰精力为止一振,语带冲动地问了一句。

纳隆会心肠址了下头,接着道:“长孙无忌曾于朝会上发起将殿下打往巴州,幸得苏定方、程知节两位老将军领头表示反对,这才作罢议,至于两位老将军所保举之幽州刺史之位,却未能得圣上承诺,是时,长孙无忌在朝堂上遭致群臣攻讦,其状甚是不堪,据闻,其回府以后曾大雷霆,后经恰逢其会的崔泽相劝,这才稍停。”

“哦?呵呵,看模样这个崔泽还是有两下子的么,如许也好,这枚棋子将来或许能派上大用处也说不定。”听闻长孙无忌受窘,李贞就跟三伏天吃了根冰棍般舒心,放声大笑了起来,末端,突地想起了李千赫的事情,忙紧赶着问道:“哦,对了,本王先进步府时碰到了李长史,据他自称,将调往吏部任侍郎,这究竟是如何回事?”

“嗯?”李贞一听之下,顿时就愣住了,再一细想,立时猜出了纳隆所指的那人恰是李贞的授业恩师李靖,只不过李贞并不敢肯定李靖就必然能帮上本身的忙,缓慢地皱了下眉头道:“李师早已不参与朝务,此时如果烦劳他白叟家仿佛不当罢?”

就在李贞有些子愁闷地筹算开口诘问之际,却见燕十八仓促走了出去道:“启禀殿下,诸王已出宫,据‘朝阳’动静,朝廷已将圣旨及吏部公文到了各王府中,限令诸王三日内必须离京。”

纳隆自是清楚李贞现在的心急,略一侧身,面色安静地开口道:“启禀殿下,四位王爷现在尚在宫中,并未曾回府,不过圣旨倒是已下:吴王李恪为潭州刺史;魏王李泰为均州刺史;蜀王李愔行事狂悖,削封邑及国官之半,贬为虢州刺史;纪王李慎为襄州刺史,至于殿下您去哪儿目下尚未曾有定论,朝野中为殿下抱不平者众,只是依某看来,这不过是在表达对圣上不经朝议便定下太子的不满罢了,并非是至心要拥立殿下。”纳隆说到这儿便停了下来,只是拿眼看着李贞,仿佛担忧李贞会有所不悦,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