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陈玉成自寻死路[第2页/共2页]
这两条路都不大好走。
陈成全在桐城挂车河前后三次败于多隆阿,已经充分领教了这个绿营古迹“多龙”的短长,他晓得单凭本技艺下这点兵力,必定不是他的敌手,这才认识到调派远征军是一个弊端,因而写了一封垂危信给陈德才,让他率兵回援庐州。
连陈成全的部将赖文光也看出来了,“此乃英王自取祸亡,累国之根也。”
曾国藩不想放虎归山,以是他的下一步打算,就是将湘军全数主力集合到皖北疆场,全面攻占陈成全在皖北的地盘,直到毁灭陈玉本钱人。
曾国藩在1861年底,没有挑选反清,他对曾纪泽在北方的行动,还并不知情,他筹算持续安定长毛。安庆一战他毁灭了陈成全的兵团精锐,但是他并不筹算就此干休,因为曾国藩策动会战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打下安庆,二是干掉陈成全。
只要陈成全还活着,就意味第二个目标并没有完成。曾国藩深知陈成全的庞大能量,如果不能一鼓作气完整击垮他,一旦给了他喘气疗养的机遇,他就很有能够东山复兴,到时候再想处理他就没这么轻易了。
陈成全做出如上挑选的首要启事,就是陈成全把皖北的得失和天国的兴亡,看得比本身的性命更首要,不然他应当是本身阔别皖北而不是将精锐再次调离本身的身边,但正如赖文光厥后所说,陈成全的这个挑选,既害了本身,也害了天国。因为陈成全是天国此时两根最首要的顶梁柱,他不珍惜本身,从底子上来看也就是不珍惜天国。只可惜当时他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摆在陈成全面前的不过是两条路:死守皖北,与湘军决一雌雄,以图东山复兴;退出皖北,比及东山复兴以后,再与湘军决一死战。
团体来讲,庐州已经被湘军层层包抄,完整堕入四周楚歌的窘境。对陈成全更加倒霉的是,援救安庆的杨辅清、林绍璋和黄文金都已经撤到江南,皖北就只剩下他的一支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