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琉璃世琉璃塔》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89章 转战路茫茫[第2页/共4页]

李景隆的雄师,在德州驻扎了几个月,军粮供应渐渐困难。

朱棣看了儿子一眼:“煦儿,你晓得有个成语叫做‘多多益善’?”

莫非本日,要全军淹没于此?

北面张玉看到大惊,飞马来救,却被安然挡住,两小我打得难舍难分。张玉心中烦躁,一个冒进被安然一刀砍在左臂,张玉无法,只好尽力拼杀。遥眺望着燕王以一敌三,已是遮拦多打击少。

两边军士的齐声惊呼中,一阵暴风自北向南,卷起地上的沙尘,直扑南营。顿时飞砂走石,茫茫一片,大家目不能视。头顶上乌云翻滚,竟似龙形。天空中模糊有风雷之声。天昏地暗中,只要琉璃塔的光芒照亮着朱棣天神一样的魁伟身影,顶风耸峙,簪缨飘荡。

注:明成祖念瞿家父子忠义,令人收其骨回籍安葬。明福王赐瞿能谥号“平阳伯”。今合肥城中另有“瞿公祠”。

庞大的冀中郊野上,顿时尘烟滚滚,地动山摇。奔涌的马群争相嘶鸣,顿时半立的将士热血沸腾阵阵呼喝,杀气充盈在六合之间,天欲崩地将裂。

白河沟大战,是靖难之役的又一转折点。燕军自此由戍守转入打击。而此战中,燕军由大败转为大胜,燕王死里逃生,竟然是因一场不成思议的大风。

南军李景隆是中军帐,都督安然扎为前锋营,瞿能父子紧随厥后互为犄角,郭英,吴杰,胡观三营围在中军摆布。浩浩大荡连营三十里,旗号耀日,气势夺人。

青骢马风驰电掣,奔出庞大的冲力,一照面间,斩马刀雷声滚滚劈面飞至。郭英晓得不敌,闭目待死。却见大刀俄然斜斜转向,刀锋带下了郭英的头盔,一声高喝:“这是代太祖饶你!” 青骢马已经泼喇喇去得远了。老将郭英长叹一声,呆立不语。

朱棣左支右挡,目光扫过南面站场,隔着阵阵人喊马嘶,仿佛看到了耀武扬威的“李”字大旗旁,李景隆大队跃跃欲试的马蹄。

朱棣摇点头:“打到山东,南军养精蓄锐,我军是怠倦之师,胜算极小”。一边又望向道衍。

俄然,旋风崛起,南边中虎帐的“李”字帅旗应风而折!

朱高煦和朱能点头承诺。朱权笑道:“四哥!你恐吓小孩子做甚么?瞿能再短长,还能比蒙前人短长?”侧头对朱高煦笑道:“明天你和三千卫队一起,那些南蛮子动不了你”。

瞿能见引得燕王回转,心中大喜,号召瞿郁瞿陶:“乱臣贼子大家得而诛之!一起上!”三小我顿时将朱棣团团围住。

朱允炆看到奏章挺欢畅,但还是担忧宁王燕王联手,李景隆怕不是敌手。齐泰和黄子澄筹议下来,建议再加派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都督安然,胡观这四员大将整真定的余部与李景隆会师。朱允炆还不放心,又加派了五万雄师声援殿后。这下根基上是朝廷的全数可战之兵了。

此时一月隆冬,恰是晋冀最冷的时候,南军长在江南,很多兵士连下雪也没见过,行走在雪地冰面上,连连摔交。又缺衣少食,一起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好轻易到了大同,陈质见李景隆赶得辛苦,心中打动,斥侯来报燕军高傲同退兵了,二人不由大喜。朱棣退兵途中又佯攻蔚州,李景隆只好再次率兵星夜来救,等李景隆到了,朱棣已退回北平了。南军再雪地里走回德州,一来一回,九万人损折一半,辎重粮草更不知委弃多少。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