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琉璃世琉璃塔》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0章 拥雪论至宝[第3页/共4页]

朱高炽第一个干了酒,诚心肠说道:“欢迎宜宁公主来我大明,祝公主此去京师顺风吉利”。朱高煦也干了,只简短说了两个字“欢迎!”。朱高燧一边喝酒一边猎奇地问:“你如何信佛?朝鲜也有佛教吗?你师父是谁?”

朱棣还是淡淡地:“海市蜃楼在戈壁里不算希奇,是阳光曲折晖映的天然征象,甚么风景都有能够”,说着看了一眼莲花:“公主的塔呈现在空中,只是可巧罢了”。恰好莲花也在看向朱棣,二人目光相触,都敏捷移了开去。

朱棣第一个摆摆手:“大师久别相逢,不谈这个,来,用点菜!”

马三宝看向莲花,心中不忍。朱棣也看了一眼莲花,缓缓说道:“日本国现在南北同一,朝廷能够派使臣去找日本的足利义满将军,要求日本国束缚本地倭寇,这应当是根治之法”。

朱高燧也是意犹未尽:“是啊,这个塔是宜宁公主的,又不是父王的”。

朱高炽赶紧给莲花得救:“你们别闹,宜宁公主可不是普通的人。你们传闻了戈壁宝塔的事儿了吗?”

朱高燧摇点头:“没传闻过。你汉语说得很好啊,听不出来是本国人”。

世人惊诧中,朱高煦伸手拍了下弟弟的脑袋:“你这小子,眼红了吧?你也去求求皇祖父,要个藩国的公主回家好了。”

道衍远远看着莲花,目光中充满了怜悯悲悯。

拥雪庐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点点雪花,透过明瓦的窗牖,飞扬曼舞,似玉蝶,又似飞花。宜宁公主的万里求援之路,仍然只走了一小步,火线等候她的,会是甚么呢?

“有此等事?”连徐英也愣住了。

朱高燧猎奇问道:“甚么事儿?”

燕王府的家宴,开在东苑的拥雪庐,正对着花圃。花圃里此时薄雪覆盖,花木残落,老梅含苞,是一番北方夏季的萧索常景。水池里结着点点薄冰,几个仆人拿着长篙网兜在捞腐叶。

朱高煦却不肯就此罢休:“那大师感觉这个天意是甚么意义呢?”

徐秀不平气:“莫非我说错了?” 刚好这时朱棣带着三个儿子端着酒杯一起过来,徐秀抬头问:“四哥品品理,我们大侄子和莲花是不是天造一对地设一双?多班配啊!”

道衍此时已经六十三岁,仍然精力抖擞中气实足,法度跨得极大,腰板笔挺。穿一身褐色的僧袍,脖子上挂一串庞大的菩提念珠,鼻如悬胆,一双三角眼里锋芒毕现。进了门就大声说道:“戈壁空中为王爷呈现宝塔,此事非同小可!”

朱高燧伸伸舌头:“晓得啦!好吧,算你是大明的人”,又侧头看了看莲花:“没想到朝鲜的人这么都雅”。

朱棣看了马三宝一眼:“父皇感觉倭寇只是藓疾小患,只要严格海禁不影响中原就算了。蒙古未平,临时不会考虑这些事的。”

朱高燧忍不住了:“道衍师父,你说明白点儿,甚么事情啊?”统统人也都体贴肠看着道衍。

朱棣赶紧让请。道衍便是前文说过的庆寿寺的方丈,十几年前被天子遴选陪侍燕王的。说是和尚,比起佛经却更精通道,儒,兵各家之学,特别善于阴阳法术,是闻名羽士席应真的高徒。

大儿子朱高炽,本年二十岁,洪武二十八年封的燕王世子,腿有残疾,走起路来不大稳妥。大抵是因为腿不好不如何动,体型也有些肥胖,自外厅走到里厅已经有些气喘。双下巴圆鼻头,神情平平,一双眼睛暖和可亲。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